•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守一盏明灯,照亮远行的路

  游子远行,离不开父母遥寄的思念;山遥水远,总忆起父母在耳边殷勤嘱咐;在无数个艰难前行的日子里,静谧深厚的夜,总能看到那盏亮在时光尽头的灯。走在去远方路上的人,一定都在初冬来自秋天最后一片叶子掉落的时候,接到过来自远方的亲人的问候。从古至今,在星河灿烂的文化组成中,亲情永远是永恒的话题。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进一步感受到亲情在人生中所包含的价值,2022年7月16日下午,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竟陵致远”团队带领蒋湖小学的学生重新学习了古诗文《游子吟》。作为实践队员的我,在听完这堂课后,对这首诗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为孩子在回答老师的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帅方玉 供图

  从前的我,执着地认为报答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带着满载而归的荣誉,向父母证明自己可以照顾好他们。但现在的我,简单地认为,山有彼峰,海有沿岸,追逐卓越的道路永远没有止境。对于父母来讲,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可能只是健康快乐的生活下去,无论遇到什么苦难、经历多少失望。

  授课老师在课程里加入了叫做《游子吟》的视频。讲述的是十八世纪的经学家王鸣盛因家里贫寒买不起棉衣。在参加童子试的前一天晚上,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在考试的时候不受寒,连夜为他缝制了一件棉衣。棉衣虽然缝制好了,但是他的母亲早已双手龟裂,干燥流血。视频结束,王鸣盛的母亲在冬日暖阳下慈爱地看着他的样子令我久久不能忘怀。那一刹那击中我内心的感觉就好像我的母亲在看着我,也正是在那一刻清楚地认识到,父母希望我能走的更远,但他们更尊重我自己的想法,他们更希望我能快乐健康。

  连夜赶制的棉衣是为了让孩子不因受冻而影响考试结果,影响孩子以后的仕途;给远方的行囊装起的关心,是害怕孩子在外照顾不好自己;无数个夜晚里在家门口亮起的那盏灯,照亮了一阶阶楼梯,也照亮了孩子远行的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时光的尽头,总有父母望向远方的影子。

  时隔多年,当我再次从课堂上读到这篇《游子吟》时,我的心中不再仅仅局限于要努力学习报答父母,懂得感恩的想法。在时间的沉淀中,我更读出了父母对孩子开心健康的愿景。在成就一切功名利禄之前,先要成为一个完整、健康和快乐的人。我想,这也许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要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一诗包含了慈母对孩子的关心、包含了慈母期待孩子回家地迫切心情,也包含了在孩子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感谢,难以磨灭的恩情。但现在的我,对这首诗的理解,以及父母对孩子的理解更多了一层深意。我想,父母最关心的并不是孩子是否高中,也不是棉衣是否足够漂亮,而是连夜赶制的棉衣能否给孩子御寒、孩子看到棉衣以后是否会开心。 

图为孩子写给父母的留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惠琳 供图

  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写下对父母想说的话。有些扭扭曲曲的字体却在纸上显得那么诚恳、认真。希望未来的他们,能够像今天一样怀抱着赤子之心和对父母单纯的感恩,继续书写下对父母连绵的爱意。感受父母的爱也许要经历很长时间,但只要永远记得这爱如明灯一样,往后人生的道路便永远不会在黑暗里蔓延。(通讯员 刘家乐)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