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虽然他们头脑里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规则有所差别,但是他们依然在现实世界里认真地生活着。在2022年暑期,参与以爱愈“心” ? “艺”路同行——星儿计划心智障碍患者艺术疗愈暑期社会实践团的过程中,我第一次深入地走向了星儿们的世界。
一次机缘巧合,我看到了星儿计划的推送,考虑到专业上的契合度,我认为进一步了解孤独症群体是提升自己能力、为弱势群体献出一份力的契机。暑假伊始,我作为星儿计划实践团新媒体成员,参与了第一次“云伴计划”的课堂。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孤独症儿童们。小朋友们在课堂开始前几分钟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在他们开启的摄像头下,我看到了他们的脸庞。
在我社会工作的课程学习中,曾经看过一个记录孤独症儿童群体的纪录片。老师口中的弱势群体是我对他们的第一印象。我了解到孤独症群体与正常儿童的差别,也认识到他们的世界与众不同与他们在教育、经济资源上面临的不利地位。但当印着“博爱·青春”字样的文化衫寄到我家的时候,我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终于要为孤独症儿童真正做些什么了。
志愿者们温柔而真诚,他们用最细致的照顾和最耐心的话语为星儿们打造了一个与另一个世界沟通的桥梁。虽然他们内心的世界里是美好的、自我的,然而外在的客观世界不得不让他们学习与人沟通的适当方式,更要学会如何在现实世界里保护自己。我们实践活动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志愿者像是会两种语言的魔法师,一手牵着真诚——这是打开星儿们心房的天使;一手握着现实——这是抵御现实世界里魔鬼的魔杖。他们将两个世界相连接,用“魔法”教会星儿们自我保护的咒语,保护他们内心最纯净的一方天地。
星儿们比我预想中的更加聪明、开朗。他们或许沉默不语,但我相信他们内心在认真学习;他们有时热情参与,我看到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好奇,并努力地探索着。我们课程的目的更多是去提供一个平台,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地用简洁的语言讲清楚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让孩子体会到快乐,倘若在此之余能够多了解一点事物那便是最好不过的了。
看到星儿们像小鹿一般放光的眼神时我不禁内心一阵翻涌。他们努力用自己不熟悉的语言,学习这个世界的规则、试图认识这个世界的美好。这种美好而单纯的感受理应被重视、被理解。我真心地敬佩他们,为他们感到开心。
晚风吹过,我忽然觉得自己多幸运,能够与星儿们产生链接。他们的笑容曾因我们而绽放,我们的鼓励则更加充盈他们的内心。感性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当我们与他们的命运相交,我们会感谢相遇,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骄傲,庆幸自己曾经为他们做过些什么。
每当我回忆起他们,仿佛回到了那个课堂,感受到他们每一个声调都充满了情感。他们就这样从我的心里划过,激起我心底里掩藏的泥沙,翻起涌动的波浪,却又在我没有反应过来时悄然溜走……在将要热泪盈眶的一刻又赋予了生命的挣扎与力量。
我们没有必要去学习一个人的坚强,因为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只是试图在自己的生命中洞察他人的勇气,将他们凝成生命的赞歌。(通讯员 李昊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