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瞩目成就。假期里,我跟随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绿色发展,同心向富”实践团队来到了素有“中国白茶第一村”美誉的安吉县黄杜村,发掘黄杜成功致富的内涵,探寻通过生态价值转化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黄杜经验。

  其实在调研之前,我们在网络上早已获取了大量的相关信息,甚至认为实地的调研也许并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但真正来到实地,才发现有更多的信息在等待我们发掘。尤其在与村民和村干部的交流中,我们更细致、更广泛地了解了黄杜村的发展模式尤其是群众对此的真切感受。对于网络上那些诸如生态茶园建设方式等现象的描述,也只有在亲眼见到之后才能深刻地理解和领会。

  上午,大家来到黄杜。不同于传统观念中的农村面貌,沿着通畅的乡道驶入黄杜村,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别墅洋房傍着绿水青山。白茶产业是黄杜村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村里几乎每户都是一家茶场。根据前期在网上了解的相关资料和准备的问题,我们参观了规划馆并对村委负责人进行了采访交流。规划馆、陈列室中琳琅满目的奖杯与奖牌彰显着黄杜村具有示范意义的发展成就。通过对村委负责人的访谈,我们在发展历史、生产经营方式等方面对黄杜村的成功经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对村民的访谈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村里工作的支持,在信息获取,茶叶产销等方面也充分地调动了自己的能动性,生活正在一天天地富足。我想,在生产生活中,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正是对黄杜模式最好的肯定吗?

  下午,我们沿着小径上山观察茶园,山上整齐排列的茶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翠绿。我们见到了负责人所说的“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生态茶园建设新方式,即在茶园顶部种植防护林,在茶园中道路两边及周围种植隔离带,在底部种植林木或果树,这样能最大程度上保水保肥,并减轻水土流失。黄杜村人民通过科学结合生产,平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使我们深刻领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线。山顶的咖啡馆也是融合第三产业的重要体现,结合了茶山风景文化,许多游客在此休憩活动,打卡拍照。旅游业的融合也推动了黄杜村的增收致富。

  黄杜村村民与村委的热情款待和淳朴善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丽整洁的乡村,勤劳善良的人民,认真负责的村委,谱写了黄杜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新篇章。在发展致富后,黄杜村也展现了自己的担当,向中西部地区捐赠茶苗,进行技术指导等,积极地响应先富带动后富。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即使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想要真实深入地了解一地的社会发展状况,依旧离不开亲赴基层与一线的调查研究。初次下乡调研,我们并没有太丰富的经验,为期一天的行程,也没法对黄杜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这次下乡实践,是一个让我们感悟社会,开拓眼界,锻炼自我的机会,我们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将调查结果充分结合了我们公共管理专业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尝试总结黄杜发展经验,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激励自身投身祖国建设和家乡发展。(通讯员 王浩轩)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