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卫”来科普,未来健康

  7月9日至11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门市江海区便民健康服务站建设项目实践团在江门市江海区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健康科普,通过科普活动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和科学认知水平,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作为队长的我有幸组织并参与了整个活动的过程,收获颇丰。

  首先,我深切体会到了团队的重要性和协作的力量。招募队员时正处于期末周,这意味着队伍组建面临着挑战,但我们并没有气馁,通过积极的宣传,最终成功吸引了一批学生志愿者加入我们的团队。大家共同努力形成了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发挥特长、协作配合,共同推动活动顺利进行。

  项目申报和活动策划是关键工作。我们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创造力,提出了多个具有针对性和实施可行性的科普活动,旨在为江海区便民健康服务站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在申报项目的过程中,我也认识到只有合理规划和积极争取,才能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资金。

  在准备物资和健康科普内容的过程中,我们注重细节,具体到具体活动的具体奖品,面面俱到。我们还积极筹集了所需的器材、道具和宣传材料,为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同时,我们也精心准备了丰富的健康科普内容,包括慢性病防控、艾滋病防控和健康膳食知识等方面,旨在向参与者传递有益的健康知识,提高江海区居民的健康素养。

  在活动的第二天,我有幸见证了党建结对共建授牌仪式和便民健康服务站挂牌仪式。这些仪式不仅彰显了我们的努力和成果,更展示了学院与江海区便民健康服务站密切合作的决心和意愿。这些仪式的成功举行,为活动增添了庄重和仪式感,也为后续工作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社区营养科普游园会、慢性病防控宣讲、艾滋病防控知识科普、健康饮食知识科普等一系列的科普活动让我切实地体验到了科普的重要性。通过与居民交流,我看到他们对科学健康知识的渴求,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在科普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健康科普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作为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生,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将科学健康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帮助居民提高健康素养,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在江海区科技馆开展艾滋病防控科普讲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乐宁 摄

  除了活动本身,后期工作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报销工作虽繁琐,但可以确保活动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也锻炼了我做事细心负责的能力;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可以为今后类似活动积累经验,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乘”了学院前辈们丰富科普经验和活动资源的“凉”,便有义务为后来者“栽树”。

  参与这次活动是我大学生活中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巩固了医学专业知识,也收获了团队合作和社区服务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健康科普对基层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责任意识。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为社区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吴静敏)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