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带着爱与奉献,这支服务队走了二十九年

  中国青年网赣州5月9日电(通讯员 钟苏怡 徐赵灿 曹志伟)赣南师范大学“蒲公英”志愿服务队成立于1994年5月,该志愿服务队依托化学化工学院开展活动,现有大学生青年志愿者1300余人,学院学生注册率100%,人均开展志愿服务时数10小时/人/年。

  自1994年与赣州市涌泉敬老院结对帮扶援助以来,这支队伍志愿服务长达二十九年。“青春辉映夕阳红”涌泉敬老院结对帮扶项目获得江西省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蒲公英”志愿服务队获批江西省“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十大杰出集体”、赣州市“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赣南师范大学“优秀志愿服务队”等荣誉称号。

 

图为“蒲公英”志愿服务队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志伟 供图

  像家人一样的奶奶 

  早上6点起床,6点半集合出发,在他们的物资清单里,两只烤鸭必不可少。“因为老人们喜欢吃,所以每次去敬老院我们都会带上烤鸭,这已经成为了我们服务队的传统。”“蒲公英”志愿服务队队长吴烈伟笑着说道。这群年轻人迎着微熹的晨光,从赣师大校园来到位于赣州湖边镇的涌泉敬老院。

 

图为志愿者与老人们包饺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志伟 供图

  陈玉娇回忆起第一次来到敬老院的时候,庭院里只有零零散散几个老人,她顿时感到敬老院安静得有点冷清。“因为是第一次去,彼此之间的不熟悉让我们与老人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感。”可其中一位老奶奶让陈玉娇印象深刻,她和自己的奶奶身形相似,性格也相似,对待志愿者们热情洋溢。得知她和自家奶奶同为共产党员,陈玉娇倍感亲切。因为老奶奶不会说普通话,只会用方言交流,她便请来院长充当“翻译”。“我奶奶也是党员,我觉得你们俩好像啊!”陈玉娇试着用奶奶的家乡话与她聊天。奶奶笑着,激动地一把将陈玉娇抱住。那一刻,陈玉娇鼻尖酸酸的,强忍流泪的冲动。温馨与感动充盈在她的心头。随后,奶奶紧紧攥着她的手拉家常。双方语言并不相通,但却互相温暖着彼此。

  陪伴,让志愿服务有了温度 

  说起那些感动瞬间,志愿服务队队长吴烈伟想到了戴金妹与敬老院一位阿姨的故事。当时读大三正备战研究生考试的她,参加了毕业前的最后一次敬老院志愿服务。在她与那位阿姨告别的时刻,她们紧紧拥抱,“当时的场景就像母亲送别远行的女儿一样,阿姨摸了摸学姐的脸,告诉她以后要好好念书。”

 

图为志愿者与老人们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志伟 供图

  今年是吴烈伟在服务队工作的第三年,至今他对在敬老院遇到的那位工程兵爷爷记忆犹新。这位工程兵爷爷曾经从事炸药的研究制造,听到志愿者们所学专业是化学相关专业后,兴致满满地向志愿者介绍自己当年研制炸药的经历。他谈到当时条件的艰苦,化学材料获取的不易等等,在与他们分享时,老爷爷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喜悦。吴烈伟倾心聆听,感受着老爷爷的荣光岁月,这是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帮老人清扫卫生,陪老人下下象棋、包饺子,唱歌跳舞,聊天唠嗑等等,是志愿者们来到敬老院的主要活动。二十九年来,一届又一届的志愿者们来到这里,薪火相传,爱心传递。从初见时的拘谨,到送别时的亲密不舍志愿者们在陪伴与服务的同时,也收获了温暖与爱。“去得多了之后,每次去都像是回家一样,老人们都非常亲切。”

  播撒爱的“蒲公英” 

  大爱无疆,敦行致远。风吹到哪里,“蒲公英”的种子就播撒到哪里,在敬老院之外,志愿者们来到乡村看望留守儿童,通过生动的“趣味化学”课堂,展示有趣的化学实验,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心中萌发。“课程结束后,两个孩子骑着自行车一直跟在后面,姐姐姐姐地叫着,让我心中很是不舍和难忘。”陈玉娇回忆起暑期“三下乡”的情景。他们结束志愿活动返回学校后,孩子们用爷爷奶奶的手机给服务队的队员打电话,向哥哥姐姐们分享在学校遇到的小烦恼,在生活中发生的小确幸,也诉说着对哥哥姐姐们的想念。“父母不在他们身边,他们是缺乏安全感的,但却给予我们最纯真的信任,虽然我们的陪伴有限,但希望爱心能够一直传递。”

 

图为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做实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志伟 供图

  “疫”无反顾,志愿同行。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服务队志愿者积极参与防控工作,进出人员登记、测量体温、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在工作中要处理很多琐碎的事情,有时也会遇到他人的不解,这些都是对自己的考验。”志愿者李丹说道。面对疫情防控中的风险和挑战,他们也曾感到担忧,但心中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激励着他们坚守岗位。

  此外,在环境卫生整治的实践中,他们也曾害怕泥泞的地面,也曾感到辛苦的劳累。但当自己的劳动收获成果后,他们便觉得一切都值得,“因为很快乐,所以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经历”。

  “志”行千里,“愿”在助人。“蒲公英”志愿服务队始终将雷锋精神融入自身的日常,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赣师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