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游园知民情 山水永长清

  古人有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自然环境与人文关系密切,和谐统一。近年来,政府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扬,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行舟探碧水,犁牛向青源”实践调研团的一员,于2月10日来到了济南市长清湖和园博园进行走访实践,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访谈,对和谐的生态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政策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也感悟了生态之于民情的重要性。

  变同风起,园中花开 

  再次踏入园博园园区,微风拂面,带起湖面水波浩渺,我站在园博大道上,感叹近几年园中景色良多的变化。在我最初的印象里,园博园就已经过去了当年举办花卉节的鼎盛之时,变得冷清空旷,湖上的小船再也载不动满园的景色,偌大的园区也只闻得几声鸟鸣,湖边杂草悄无声息地蔓延,一切都透露着荒芜和淡淡的遗憾。

  而如今,随着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自然理念的深入,政府听取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开始从生态休闲园的角度着手重建,开展儒商大会进行双招双引推介,推进不力土地的流拍,加大环保力度,依靠长清湖重点打造“民生水利”并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

  今天我再次踏入这片土地,这个国内最大的陆地园博园,终于焕发出生机。塑胶跑道上热烈的红,湖面游船荡开波纹的金,天圆地方广场上庄严的白,都令我感到舒畅与欣喜。我斜倚舜井,眼前幽绿盈盈,感叹到过去之荒败已一扫而空,“古城泉韵”的名号正被政府和广大人民擦得越来越亮。

图为园博园区内长清湖一处风光。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鲁亦心 摄

  水似民情,波如琅玕 

  我踏上游船,与游客交流近几年长清湖的变化。几年前,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长清湖上游地区的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对湖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波光潋滟的美景不再,令人感到惋惜。好在政府及时处理,对长清湖的源头北大沙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并按照“以人为本,宜宽则宽,宜弯则弯”的理念,将水利与景观、防洪与生态、亲水与安全相结合,为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城市滨水自然空间和生活休闲空间。

  同时,志愿者也进行了长期的行动,在园区内安放了不少环保倡议标志,鼓励和倡导市民们一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如今的长清湖已不负其名。“长清”既寓意湖水长清,又与“长青”谐音,勾勒出了四季长青、流水生生不息的美好意境。我出神地眺望着,看到远处的岸边,悠闲的人们独钓这一方天地,湖上层层荡开的涟漪,将远处的山影都抹上了灰,倏尔阳光倾照,浮光跃金,湖面又泛起了粼粼的微波。如此和谐的自然景色让我深切的领悟到生态与民生正相关的关系,也让我仿佛看到了人与自然所构成生命共同体的具体形态。

  我静静沉思,好像找寻到了一丝真理,那些由时代的发展、工业的革命所造就的一些大气污染、水污染的问题正被眼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击碎,那些书面上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也正由眼前美好的景象建立,那些正为保护环境而奋斗的人们也正因此景此情找到了自己的意义。是的,只有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建设良好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借助美好的生态环境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民生福祉才能更好的增加,美丽中国的建设才会更容易实现。

图为实践队员在长清湖游船内访谈游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鲁亦心 供图

  民生恒稳,山水长青 

  我坐在园区的长椅上,眼前不时走过形形色色的游客,或有精神矍铄的老人,在跑道上锻炼身体;或有顽皮的孩童,在花坛边亲身感悟自然的美;或有幸福快乐的家庭,在园区里游玩欣赏,他们自然快乐的笑容,与景色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孔子巨像依旧矗立在文化广场上,向世人倾诉传统文化的道义;远处新建的摩天轮悠悠地转着,将时间卷入另一个慢节奏中。

  我的思绪也随之不自主变得慢下来,静静感受着人文景致与自然环境的美妙结合,也体会到生态环境里诉说着的民情民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来不是一方力量可以实现的,民生的改善,也不单单是靠外部力量可以完成的。只有政府政策的重视作为,加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每份力都向着同一个目标,不问终期,不计得失,我们所热爱的山水,我们所向往的生活,才会一步步奔赴而来(通讯员 鲁亦心)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