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是西华师范大学星河筑梦实践团队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劳动中心校的第四天。这几天,马边的天气很好。早晨九点钟准时上课,但七点钟我便看见有学生在校门口等待。我另一个队员一起去买早餐,一路上遇见了好几个同学,他们很开心和我们打招呼。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昨天刚刚认识,而今天我们就已经十分熟悉了。小孩子真的是不会骗人,会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会把对别人的热情化为行动。
体育课的确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今天体育课上,一个志愿者老师组织学生举行了一场男生和女生的拔河比赛。我在昨天的课程中就发现这里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性别有很深刻的分别,比如上课的时候男生和男生坐一起,女生和女生坐一起。体育课上男生打篮球,女生跳绳。这场比赛我也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女生人数少一个,但最后女生获胜了两次。对此,这群三年级的小男生并不是很满意,他们很多次表示要重新来,并不接受自己输给女生这个事实。那一刻我觉得这些孩子真的很可爱。可爱在于他们真的很懂得男女有别,懂得一点点从家长那里带来的“男子汉”气概。
图为学生上课讨论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静辉 摄
因为是暑期的夏令营,所以每两天便是会换一批学生,因此我们和每一批学生的相处时间只有短暂的两天。我很舍不得他们。今天,就在刚刚送走了今天上完课的他们,他们很热情想留下我们的电话,还有社交账号。我很害怕接到他们的电话,因为我害怕他们问我,我们什么时候再来,什么时候在来他们学校上课。我没有办法回答他们,因为作为一场社会实践活动,带给他们知识科普是的确的,但可能这次的分别就是永远的分别了。我想不到有别的理由再次来到这片土地,再找到他们,再给他们上一堂感动彼此的“三行情书”课程。
我们每个志愿者老师在送走学生,都会对他们说一句“要好好学习。”每个有家长来接的孩子,他们的家长都会对我们说一句“老师今天辛苦了,谢谢老师了。”我觉得那一瞬间,我看着那些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家长们,他们满眼的感谢,其实更多或许是对文化,对知识的尊重。从古至今,儒家思想中所敬畏的知识文化,一直渗透到现在。这种对文化的,对知识的尊重让我很震撼。这让我真的理解了支教的意义,支教不是一场自我感动式的自我满足,支教是一场漫长的,宏大的工程,他是需要支教老师下定决心用一生去捍卫的事业。
图为学生展示志愿者老师送给他们的礼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静辉 摄
希望这次社会实践可以带给他们的是一个开始,希望这次短暂的相遇,可以让学生们愿意以我们为榜样,努力成为他们眼中优秀的人。希望这次短暂的相遇,让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开始记得我们所说的那些话,在每次想去“捣蛋”前都可以想到我们的教导,开始变得懂事。希望那些告诉我们他家里不幸故事的学生,在我们离别之后,可以开始继续将他们的不开心藏在心里,然后努力生长,成为他们认知以外的,优秀的人。
马边之行给我的触动很多,每个学生教会我的东西远远大于我教给他们的知识,每一次和他们两天后的离别在我这里都是一道坎,都让我难以接受,都让我觉得很对不起他们,为什么我不是那个带着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在这里下定决心支教一生的那个人。
希望,每两天的离别都是一个开始,对他们,也对我。谢谢这些生活在马边的孩子们,希望,他们都可以,走出这里去求学,回到这里去建设。(通讯员 吴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