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胡永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罗希)“踏上一列西行的火车,离开那个有海的家乡,遇见一座山,走进了小城,她种下一颗种子在泥土中……”
这是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原创歌曲《山海》中的一段歌词,她浸润着海大学子赤诚奉献、播撒希望的真挚情感。2002年,中国海洋大学首批派出的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张欣泉、滕云枫、刘臻一行3人,来到了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民族中学支教。此后,每年参加的志愿者从3人到5人,再到19人,接续踏上了这段从浪漫海滨通向秀美大山和壮丽高原的筑梦之路,276名志愿者跨越山海,乘风行远,奔赴云贵藏三省,青春接力20载。
2007年,中国海洋大学第5批派出的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赴桂花小学扶贫。中国海洋大学供图
跨越山海,点亮希望
第一堂课是充满期待又有些许紧张的,走在那条通往教室的小道上,远远地看着教室窗户上跳跃攒动的小脑袋瓜们,才霞如释重负地笑了。
才霞是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也是中国海洋大学第19批到西部支教的志愿者。虽然在支教前接受过系统培训,也试讲过多次,但当她真正走上三尺讲台,面对人生中第一批“正式”的学生,她深感任重道远。才霞一边积极摸索上课门道,一边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育方法和教学经验。日复一日,她很快就成为了行家里手,在全县期末统考中,她教授的两个班级的生物课程在德江县156个教学班中包揽了第一名和第二名。才霞也因此被评为德江县“优秀教师”,并在德江县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初中生物学科三等奖,初出茅庐的她用真心和付出赢得了当地教师的认可和学生们的喜爱。
除了筹备日常的教学,志愿者们还积极发挥特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作为第15批派出赴西藏支教团成员,李馥孜在了解到服务地海洋课程缺失的情况后,她和队友经过细致的准备, 策划开展了“当日光城遇上海洋——海洋文化月暨大型海洋系列文化宣传公益活动”,将丰富多彩的海洋知识和包容开放的海洋文化带到了雪域高原,让当地的学生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海洋。“原来海洋这么有趣,我一定要去看看。”学生们的真情反馈和良好的活动成效,也让这个项目获得了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创建提名奖,并入选全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库第一批入库项目。
“凤鸣之声”广播站、山海英语角、学生辩论赛、四点半课堂、“云端有信海上来”书信交流等活动不仅拓宽了当地学生的视野,也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期间,涌现出的“同音同行,藏汉一家”藏汉双语志愿服务项目、“乘风破浪的格桑花——大型海洋助学助教活动”也相继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取得佳绩。
支教路一段一段地走,接力棒一代一代地传。牺牲午休为孩子们补习功课的那份热情、为充满期待的他们实现“心愿单”的那份喜悦、被小镇上的乡亲们叫一声“青岛老师”的那份亲切……这些故事都成为了志愿者们心中关于支教生活的美好记忆,不知不觉,志愿者早已将这片大山和高原当成了自己的家乡。
一程山路,为你而来
在贵州德江县有一条“海大路”、一座“海大桥”,一所“望海小学”,它们承载着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与当地的深情厚谊。
2003年,学校第2批派出的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了解到在德江县民族中学与326国道之间有800多米路段因缺乏资金,路面尚未硬化,晴天灰尘蔽日,雨天道路泥泞,给学校2000多名师生进出校园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改善路况,志愿者在学校的支持下筹措到33.6万元资金,将该路段硬化为水泥路面,解决了当地群众多年来苦不堪言的大问题,当地人为表示感谢,把这条路取名为“海大路”。
在煎茶镇,从各村寨到石板塘小学必经一座被山洪冲毁的小石桥,由于只剩下几个石桥墩立在河里,若是遇到下雨天,学生们只能趟水过河,十分危险。2004年,第3批志愿者下乡走访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便从每月仅600元的生活费里凑足了3000元钱,一部分用于资助面临失学的孩子,一部分用于修缮被山洪冲毁的小桥。后来,研支团筹资2.3万元在此处修建了一座水泥桥,该桥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海大桥”。
在曾经那个“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贵州,第5批志愿者扛着重重的生活物资,踏着湿滑的小路一次次上门家访。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丈量着大山里的一个个村庄。他们来到新场村的桂花小学时看到,这里只有一间农舍,一个锈迹斑斑的被当做上下课钟的铧犁,五十个山里娃和周明道一位老师。为了帮助这个隐没在黔山深处的学校,志愿者在学校的帮助下对桂花小学进行了援建和资助。周明道为感谢海大支教团的帮助,将学校改名为“望海小学”。
在接续奋斗的支教路上,一届届志愿者将无私奉献的美好品格带进大山、带向高原,一所所与中国海洋大学相连的小学:望海小学、山海小学、海情小学、行远小学、百川小学,见证了这段珍贵的山海情缘。20年来,研支团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开展“一帮一”爱心助学活动,共筹集奖助学金近220万元,资助2500余名学生完成学业;向服务地学校及周边小学捐助空调、桌椅、图书等价值近100万元的学习物资,极大改善了当地的办学条件。如今,当新一届的志愿者来到德江时,他们惊讶地发现,一条条盘旋公路穿梭在起起伏伏的高山之中,柏油路曲折蜿蜒地在村间、山间延伸,路边立着一幢幢崭新的二层小楼,既展示了脱贫攻坚的卓著成效和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也辉映出海大志愿者青春奋斗的决心。
步履坚定,薪火相传
“我不想我的22岁和我的18岁、19岁一模一样,我希望我在贵州的22岁能活得更有温度。”支教结束,第19批志愿者王亦欣的22岁也因这一年珍贵的经历更加特别。离别时,车子渐行渐远,那些可爱而又熟悉的面孔逐渐模糊。王亦欣一直往后看,孩子们依旧站在那里,向车行走的方向挥着手。她心里虽不舍,但没有过多的担心,因为她知道,再过1个月,新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将接过她们手中的“接力棒”,成为贵州省遵义市乌江中学“海大班”的支教老师。
“报考志愿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海大找我的支教老师,我履行了我们当初的约定。”2021年9月,来自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的陈荧楠来到中国海洋大学报到,这份山与海的约定见证了他们彼此的努力和成长,书写了最美的青春之歌。“是支教老师们鼓励我,让我拥有了无比坚定的信念——相信未来。”志愿者播下的那颗“希望”的种子,现如今已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飞越过山岗,风吹她脸庞,在山的那边,有海的波浪,飞越过时光,有一年最难忘,那一年她的种子正在成长……”
《山海》中的歌词诠释了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心路历程与青春时光。“一年的支教生活让我们更清楚地感受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更明确了自己今后的人生规划。青春的意义在于责任,我们要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校第5批派出的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迟远达如是说。支教一年,自教一生,一年不长的时间,不仅为西部山区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温暖,更让每一位志愿者在奉献和奋斗中坚定了人生方向。
从美丽的滨海岛城到云贵藏的西部大地,在20年接续奋斗的旅程里,承载了276个青年人无悔、充实、温暖的青春记忆。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一代又一代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这片土地上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更真实的祖国,他们用青春接力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而未来,会有更多的志愿者,带着那份努力坚守的初心,奋楫扬帆,笃定前行。这份珍贵的山海情,会一直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