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照亮一大片的那盏灯,是他们,更是我们

  泥泞小路不见了,如水洗般洁净平整的大道铺展开来;茅舍残砖消失了,别具一格的精致小“阁楼”平地而起。这是名为“驻村干部”的那盏灯照亮的脱贫致富之路,这盏灯不仅燃起于他们的信仰之中,更在我们青年学子的心间埋下燎原的火种。

  仲夏时节,我跟随商丘师范学院“星火聚.红色精神永传承”理论宣讲实践团奔赴商丘市农村基层,穿着火红的队服,怀着火红的情怀,去发现、记录几个人带领一群人在最贴近土地的地方,聚沙成塔、积水成渊。

图为宣讲团成员在为村民讲述红色故事,传递红色精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聪聪 摄

  2020年的一部《山海情》让无数人关注并震撼于“以山为盟、以海为誓”的脱贫攻坚之路,电视剧真实的“土味”与质感将这种现代版的愚公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而优秀的文艺作品一直都是现实的映照。在肖庄村里徒步考察、探索、采访,我看到了这么一些人,他们愿意放弃更加优渥的城市生活,深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间,他们拒绝走马观花式的任职,费尽心血只为在祖国贫瘠的角落开出希望的花。曾经,我将他们当成是富有理想主义的英雄,如今我明白,他们是将每位老百姓都当做英雄的普通人。

  尘埃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当国家吹响号角,他们义无反顾走下三尺讲台,从高等学府到山乡田野,从关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轨迹到将每一位村民的“两不愁、三保障”记挂在心,改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燃灯照亮他人的心。燃灯者,敢在时间里自焚,必在永恒里结晶,虽与家人聚少离多,但每一位父老乡亲都是一起攻坚克难的家人,皮鞋变成了耐磨的胶鞋,西装变成了质朴的汗衫,扎根田间地头、趟过泥泞与汗水,村民漾开的笑颜是盛满了阳光与泥土的味道。

  体察民情、走访入户,穿过雨雪寒霜,他们坚信每一位村民都是潜在的创业者、致富者,但也明白每一段艰难征程的开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破眼前的重重迷障,寻找到未来的灯塔,而他们愿意做小小村落中大公无私的那盏灯,四方上下,无所不照,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但我们怎能只做一介“乘凉之人”?

  当你在大树下安祥地乘凉时,可曾想到大树在坚强地承受酷热?我们这一代的青年有许多的标志标签,二次元、佛系、干饭人,“斜杠青年”应运而生,但我们绝不止步于这样安逸、享乐式的人生,所以我们来了。作为宣传员,将这份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艰难走过的路记录、挖掘,勉励更多的“后浪”继续奔涌向前;作为宣讲员,将百年征程孕育的红色精神普及给更多的基层百姓,凝聚起一颗又一颗渺小却坚定的红心,以平凡和渺小铸就“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伟大。我们,也可以是那盏为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带来光亮的灯。

图为宣讲团与驻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在焕然一新的乡村池塘水域前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茹梦 摄

  每一盏灯都是可敬的,是最可爱的人。潜心工作于基层的驻村干部、逐梦西部边疆的青年学子、让青春绽放于偏远山区的大学生村官……他们照亮了农民幸福弯起的嘴角,照亮了黄沙漫天里的温情。村里的小学来了新的老师、盖了新的瓦房,靠老天爷吃饭的农田覆上了崭新的科技大棚,在你我看的见或看不见的角落,百姓的日子在一点点的变好,而我们也在理论与实践的锻炼下一点点的成长。

  被前人亮起的灯盏惠及到的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点亮新的灯火呢?(通讯员 姚莹洁)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