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田野像是一首无字的歌,雁鸟高飞,群山环抱。叶子浓绿葱郁,衬托的花儿星星点点,到处是一片绿肥红瘦的景象。满载着对三下乡的憧憬,我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榉烨”志愿服务队踏上了前往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镇开展实践活动的历程。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为了更好地学习党史,感悟革命精神,我们团队决定于7月13日去往石头咀镇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学习。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也是第一次真正的走进烈士陵园。还记得前一天晚上开会,队长余佳豪向我们提议,“我们明天去烈士陵园参观吧”。一听到烈士陵园这四个字,我的内心便感受到一股沉重的力量。那可是陵园,会不会参观完之后心情变得非常的低落呢?怀揣着疑问和不安,我跟随着队伍来到了石头咀镇烈士陵园。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纵长的吊桥,延伸至河对岸的山丘。而在那山丘的顶端,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园区的大门。伴随着夏日的微风,我们轻轻踏上了吊桥,耳边传来清脆的溪流声,远处的树叶在缓慢摇曳,洒落下一片片光点。这真是一个安宁的地方,我在心里默默地想到。
图为团队成员走过烈士陵园的吊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雷德智 摄
走过吊桥,就正式进入了烈士陵园。两旁栽种着高大挺拔的松柏,像几个威武的士兵一样守卫者陵园。正前方的石壁上刻着关于石头咀镇所发生的革命事迹,我们停下前进的脚步,仔细的研读。看完后我不禁感叹,原来,石头咀镇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在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经历过多次硝烟弥漫,先后有四十五位外敌籍战士牺牲在这里。他们有的是从太行山区域随刘邓大军南下的老八路,有的是中原解放军突围北上后又南下的新四军骨干。年龄最大的只有三十五岁,最小的不足二十岁。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自身。二十岁,这个与我相近的岁数。我可以在炎炎夏日喝着冰饮,吹着空调,享受美好的生活,而他的二十岁,却永远埋藏在了这片土地。
我的眼前浮现了那往昔的峥嵘岁月,无数位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事业冲锋陷阵,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博斗,多少位像董存瑞那样的解放军勇托炸药包、多少位像黄继光那样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子弹...我的内心变得感慨万千。
继续往前走,就是革命烈士安息的地方。野生的花草围绕着墓碑,斜阳透过云层映射在石碑上。那上面铭刻着一个个革命烈士的名字,还有那出生至死亡的年月日。我看着那一九几几年的逝世时间,突然意识到,原来已经过去近一百年的岁月了啊,他们的时间仿佛永远静止了在这里。我们大家自发地站在碑前,低下头进行默哀。
图为革命烈士的墓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雷德智 摄
返程的路上,我开始回忆今天的经历。其实,参观烈士陵园,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压抑和悲伤,我更多的感受是一种使命感,一种吾辈当自强的责任感。虽然历史风云变幻,瞬息万变,但我们不会忘记那一个个英勇牺牲的热血生命,那一群群不曾远去的背影。无论是在风雨如晦,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还是在波澜壮阔,开拓创新的改革开放大潮中,都有无数先烈前仆后继,无畏牺牲,即使是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英烈碧血的余温。
穿越历史长河,与你们相见。正是有这样一群革命烈士,我们才有如今的幸福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带着革命先辈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弘扬与发展而不懈奋斗!(通讯员 汤久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