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为“支教”是个遥远的词汇,但当我在高中时听到返校师兄讲述他的支教经历,当我在一夜之间完成报名备课和试讲,当我惊喜雀跃地收到支教队面试通过的短信,当我背上行囊,离开家乡,从绿皮火车到高铁,从大巴到步行,从大东北到大西南……我怀揣着憧憬也带着忐忑踏上思南这片土地后才明白,远方并不遥远,远方就在脚下。
思南是座美丽的小城,群山环绕,碧绿的乌江蜿蜒穿行而过,房屋精巧可爱、错落有致。思南县第一小学是一所积淀了久远历史的学校,从层层向上镌刻着校史的台阶到安静陈列的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前的学校资料,从孩子们玩耍练字的旧书院到精心复原的贡院,无不体现着学校沉淀的人文底蕴和书香气质。我喜欢这里。
我准备的课程名为《剪绘思南》,是一门地理和美术相融合的兴趣课。我想带孩子们以美术视角看祖国的地理之美,树立自然保护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我想带这些稚嫩的花朵们感受思南土家族囍文化剪纸的魅力,让这瑰丽灿烂的思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代代传承。
我起先把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试图把尽可能多的知识灌输给孩子们。但第一节课上我便发现三年级的孩子们其实并不需要怎样多或者怎样深的知识,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清晰而实用的知识点,需要提问、抢答和小游戏,需要足够的课堂空间发挥想象力和好奇心尽情提问。我常常经历“死气沉沉”的课堂,几乎快忘记真正的课堂是这般富有乐趣和活力的模样。于是挑灯连夜修改课程计划和教课模式也甘之如饴。
当“老师”的感受是百味杂陈的:我会兴致勃勃地纵容孩子们在课堂上七嘴八舌、吵吵闹闹的出于求知的真正发问,我也会垂下嘴角把冷漠的注视或者愤怒的口令当作那脱离控制之嘈杂课堂的不灵敏的静音键,我会带孩子们去教室外玩耍以感受每一分每一毫的自由快乐,我也会让他们委顿在座位上在我的语言里进行沉静的思考。可能每一位老师都是纠结的,好在这些快乐与不快乐并不矛盾。
其他老师们说我有魔法,能让活泼到令老师头痛的班级瞬间安静下来,我很开心。我喜欢小孩,小孩总是偏爱我,在我的面前格外可爱。但我觉得我没有魔法,我只是愿意认真和他们讲话,愿意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我得保证我先说“话”,这样孩子们才会有“话”可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愈发觉得自己正在靠近我的那些可爱可敬可亲可畏的老师们的模样。
感谢我的那些孩子们用亲昵和信任带给我最大的快乐和满足。孩子们有不加雕饰的天真烂漫,他们直率,他们亲昵,他们淘气,他们不被定义束缚,我们好像早已是好朋友了。
图为王珈茜支教时与孩子们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珈茜 供图
支教之外,我还同实践队队员们一起在思南进行实地调研。感谢思南团县委对我们的鼓励与支持,帮助我们联系思南剪纸、花烛、花灯的传承人们进行访谈,曾经只能隔着屏幕匆匆一览的贵州文化倏地跳到我面前来,带着传承人们的坚守,带着辉煌后的余晖。何其有幸,我能与思南土家族剪纸非遗传承人张著权先生面对面对话!在张著权先生娓娓道来的话语中,我了解到张著权先生对思南土家族囍文化剪纸的传承故事,为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对民族文化的坚守精神动容。早度过了繁盛之极点转向落寞的传统文化瑰宝究竟该何去何从?张著权先生看待非遗的淡然和超脱使我陷入沉思。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在正青春的年纪,我总觉得我至少该做些什么,做些想做的事,去该去的地方,有了勇气便不惧远途。此次思南之行将成为我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里面饱含感动与快乐、责任与勇气,它告诉我什么是团队,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意义。(通讯员 王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