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红色基因融血脉,信仰之火燃不息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这个假期,我们南京警察学院“百年初心成大道,万里征程作雄心”党史学习教育团成员在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河南刘邓大军过沙河处等革命遗址与纪念馆参观学习,充分了解了历史上的洛川会议、吴起镇会议、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等事件,感悟党史,学习革命精神,传承革命基因。这一路的实践,队员感悟良多,不仅学习了勇于斗争、甘于奉献、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也锻炼了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在团队合作中收获了互助与信任,彰显了属于南警学子的实践风采。

  团队通过实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通过实践使平日里在象牙塔里畅想未来的我们,褪去往日的稚嫩、娇气和高傲,多了几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气和“出水才见两腿泥”的朴实,在火热的实践里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图为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宇 供图

  团队第一站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0年7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成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展厅分三个板块六个专题,再现了党中央在陕北的十三年的光辉岁月。

  在进入纪念馆之前,小组分工进行了背景和历史事件的了解并在线上进行了信息的交换和目标的确定。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依据线上的交流情况,由康泽华同学担任此次的讲解员。在了解到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时,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现场的志愿者了解到了我们的困惑,详细地为我们介绍:“毛泽东在1938年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和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这个命题。为了进一步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开展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进一步阐明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决了小组的疑问之后,我们也主动的加入到了志愿讲解的服务当中,为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带去了一次详细的讲解,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次活动。

图为实事求是讨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宇 供图

  其中最令我们小组印象深刻的当然是新中国成立,参观结束我们仿佛置身于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下,眼前浮现出毛主席庄严的向全世界宣告,耳廓回响着毛主席悠扬远播的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栉风沐雨,百年征程路漫漫,不过我们从未放弃过,饱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腔热情,付诸实践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而延安革命纪念馆记录的十三年仅仅是我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正如结束语所说:历史长河奔涌不息,改革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的事业崇高而伟大!我们的前景光明而美好!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

  15日上午我们的第二站来到了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刘邓大军过沙河处,我们提前与沈丘县北杨集镇贾庄行政村取得联系,当地党委委托当地村民向我们讲解:“1947年8月17日,刘邓大军一路南下抵达沈丘,为了保证刘邓大军顺利渡过沙河,当地群众帮助部队用秫秸秆、柴草铺设了约15公里长的道路,搭建起4座浮桥连接沙河两岸。为阻止刘邓大军过河,国民党军队不时出动飞机轰炸。浮桥修了炸、炸了修,不少群众在帮部队渡河时英勇牺牲。最后,在沈丘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刘邓大军中路部队于8月22日全部渡过沙河。”

?图为刘邓大军过沙河处碑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宇 供图

  经过上午的调研学习、聆听一段段动人心魄的英雄事迹后,实践成员都倍感撼动。随后,成员们在书记的指引下走访了当地老人李爷爷。李爷爷衣着朴素,和蔼可亲,他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听到我们刚刚参观完刘邓大军过沙河处遗址,他激动的讲:“当时县里成立了一个近千人的架桥队伍架设浮桥,大家都积极贡献渡船、门板等物资。俺爷拆下了家里的门板,送给刘邓大军渡河架桥用。” 一百年,路漫漫,沧桑几度,风雨如磐。数十年后行走在下溜渡口,依稀可见昔日刘邓大军过沙河时留下的痕迹。这里发生的“拆门板建浮桥”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的富强奋勇向前。

  党史内涵丰富、意义深远。通过走访红色旧址,实践团队感受到了党一路的艰辛,党的百年长卷镌刻着奋斗的辉煌,也启示着未来的方向。党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成熟,从探索到实践,从革命到建设,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一段伟大印记。抗日战争时勇于抗争、民族团结的决心,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时敢于直面现实的勇气,新中国成立带领中国迈向新时代的创新实践……有很多精神品质值得实践团队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挖掘和传承。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红色历史,更让我明白了红色精神的真谛。我体会到红色精神不仅体现在英雄的事迹和崇高的理想中,更融入在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中。红色精神是一种信念、一种奉献和牺牲的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先烈们坚守的信仰和追求,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传承和发扬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平凡的事情来传递红色精神,比如对待学习、工作的态度,对待他人的关爱,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红色精神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并在关键时刻激励着我们。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时刻铭记红色精神,牢记初心和使命。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怎样发扬红色精神,助力革命老区的发展呢?首先,我们要牢记这段红色历史,以红色精神为榜样,努力学习和成长。我们要将崇高的信仰和奋斗精神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坚持追求真理、秉持正义,为社会做出更多积极的贡献。其次,我们要关心革命老区的发展,通过实际行动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可以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推动经济发展,为革命老区的振兴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百年初心成大道,万里征程作雄心”党史学习教育团由七名队员、一名指导教师组成,队员一起携手为前期的准备开动脑筋,一起为一切事情出谋划策,一起被英烈们的故事震撼感动……太多的一起将我们来自不同地方的青年紧密地联系起来,再到把自己放心交给队友,在经历了整个过程后,我们这支队伍成长成了一支饱含着信任与扶持,有着坚定友谊的,活力无限的团队,在我们放心地将事务交给彼此的时候,我们都深深感受到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只要团队一起同心协力,没有什么解决不了,没有什么不能完成。

  在本次实践当中,不论是团队还是个人都获得了极大的收获和锻炼。实践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放弃了一部分的假期时间,在各个地方调研走访,切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队员们都明白磨炼才能够让人真正成长,这次活动让他们懂得从不同角度看待解决问题,学会珍惜父母给我们带来的优越生活、珍惜老师毫无保留的谆谆教导,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让队员们真正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达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实践团队学习党史,开展本次实践的意义就是在此。当接力棒交到当代青年的手上,当青年肩上也担上了时代的使命,他们也定能有如此信仰,如此拼搏,向时代向国家交上优秀的答卷。(通讯员 周宇)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