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借风换花醒,柳赠一枝春

  为响应号召,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微光守护,快乐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6日至7月10日,赴安庆市宿松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由此开启了一场温暖且珍贵的支教之旅。 从安徽乡村走来,去过繁华的都市,又回到了宿松这处静默的大山,去邂逅一群可爱天真的孩子,希望用专业知识、热爱与真诚去浇灌一方土地。为期4天的支教活动转瞬即逝,但在此过程中,我受益匪浅,感悟颇多。“爱是一种行动,不是一种感觉”,诚如此言,真正的教育关爱是内心深处的热爱与切实行动的相得益彰。

图为营员朱洋洋将自己制作的扇子赠予团队成员李素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灼妮 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是我这二十年来第一次真正的把知识转化为实践,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用深入浅出的表述让他们得以吸收与理解。在课堂上,我们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老师,更是洗涤灵魂的摆渡者。在歌曲《萤火虫》的实践教学中,我不仅教授简单的音乐知识,还强调了它所带来的精神:不惧苦难,热爱生活。正如歌中所唱:“萤火虫啊,努力去照亮,不怕渺小,看见生命的力量”。我希望借此带给孩子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在课下,我们是温暖阳光的哥哥姐姐。经过了几天短暂的相处,孩子们似乎对我们卸下了防备。他们敞开心扉地向我们介绍家庭环境、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并倾诉近期的烦恼。听了他们的经历后,我心中百感交集。此前,我能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他们生活条件的艰苦以及学习资源的匮乏,却从未近距离地了解过诸如此类的细节,听着听着就哭了……在艰苦环境下,隐藏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辛酸。我轻轻擦拭孩子的泪水,运用专业知识给予安慰与帮助。

图为团队成员李素芳给孩子们上舞蹈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灼妮 摄

  教育关爱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一份相互治愈的感动。初见时,孩子们带着羞涩的面容走来,有个小女孩趴在我耳边轻轻说道:“姐姐,我喜欢你。”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这群孩子羞涩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炽热的心。我在用心治愈他们,他们也在用实际行动治愈我。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女孩,一个人报了5个节目,每天晚上都在不同节目排练中来回穿梭。当我不解地询问时,她十分腼腆地说了句:“我想多跟老师们学习新的本领和才艺。”从那时起,我忽然间明白了此次夏令营对于他们的意义,看似平凡的舞蹈、绘画等课程,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闲暇之余,年龄较长的营员会主动带着弟弟妹妹们排练节目;平时调皮捣蛋的男生也会早起排练;孩子们将用心制作的的扇子画作为礼物送给老师……这些不起眼的瞬间让我觉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图为离别之际营员对于团队成员的不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灼妮 摄

  支教期间我收获颇多,更加深入了解到中国乡村教育的现状,并深信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变命运。在岁月的溪流里,我庆幸遇见最蓬勃的生命,彼此成就,彼此抵达。此外,乡村支教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中,我将继续坚守初心,为乡村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通讯员 李素芳)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