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三明7月27日电(通讯员 孔佳璐 谢宜臻 涂燕)为鼓励青年人下基层、务实干,培养一批不尚虚谈、多务实功,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的新时代中国青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组建“志行建宁,青马笃行”实践队围绕三明市建宁县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对建宁县进行为期五天的实地学习调研工作。
近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团委与建宁县团委在政府会议室举行校地合作签约仪式,并建起学校在建宁县的第一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图为校地合作签约仪式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佳璐 摄
建宁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柯良发,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洁松,以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志行建宁,青马笃行”社会实践队20余人出席仪式。
“志行建宁,青马笃行”社会实践队先后前往九伟人铜像、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以及黄坊乡少共国际师红色研学基地参观学习。
沿着莲塘岸边上的小道深入,便看到高耸的台阶上铸有九位伟人的铜像。实践队吴俊良同学在此处宣讲中提到,九伟人铜像记载的是第二次“围剿”中,周恩来与红一方面军的部分领导在建宁合照,其彰显了建宁作为革命老区,为革命的胜利和共和国的诞生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中央苏区赞歌颂,红色基因筑雕塑”,实践队王祖龙在宣讲中提到,建宁县作为原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是反“围剿”的重要战场,此陈列馆全面再现了中央苏区战争的激烈的历史画面,纪念了苏区军民的战斗精神。阳光下中央苏区反“围剿”宏伟的大型群雕熠熠生辉,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图为与当地电商先进代表交谈学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佳璐 摄
清晨五点,实践队员们就踏上了通往“秘境”之路。莲海梯田花竞放,山海相连映波光,坪上梯田莲海面积有1100亩,经世界纪录认证官方审核,被确认为“世界最大的梯田莲海”。坪上梯田莲海作为乡村振兴的联系点,形成“农业+制造+文旅”三产合一的全产业链田园综合体,带动了建宁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实践队员们来到明一国际生态高新科技园,实践队员陈子俊、瞿吴钒带领大家从科技、生态文化等方面了解其现状和发展。明一国际将现代化的科技型工厂融入优美的自然空间,又以建宁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为依托,打造出集“牧业+农业+制造+文旅”于一体的海峡云上牧歌田园综合体。实践队员们实地参观并深入了解了明一国际产业园区和云上牧歌田园综合体,并购买奶制品亲口品尝,其品质与包装均获得一致点赞。
为进一步了解建宁县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实践队直播组二度前往建宁创新创业人才驿站,就“大学生如何运用电商直播手段打造新型乡村名片”问题与建宁县青年创业代表陈健展开讨论。
随着后续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实践活动的延续性与在地方的影响力,也为学校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各项专业提供了理论实践的平台,推动了乡村振兴进程。
此外,实践队直播组的成员进入建宁创新创业人才驿站的直播基地中,进行了直播带货的体验。成员划分了四大岗位,利用基地提供的产品、布景和话术,在陈健的指导下组织了带货直播模拟。
为进一步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传递爱心,不断提升留守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新时代青年,嘉庚学子主动发声,积极响应号召,传递爱心,实践队十余人前往建宁县城关小学开展为期两天的教学实践活动。
图为带领当地留守儿童上体育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佳璐 摄
本次参与课程学生人数约为七十人,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实践队与城关小学各科老师合作进行多项特色课程的授课,如美术课、硬笔书法课、数理思维课、趣味英语课、拼音+手工课、体育课等,得到了校方、家长和学生们的一致肯定。
实践队为助力建宁打响“大爱三明青春同行”品牌,深化“三百行动”,同时为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在支教后开展了“百青助百困圆梦微心愿”主题活动,活动中三十余名学生代表做游戏、背诗词、表演节目,并收到了实践队员精心准备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