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5日电(通讯员刘燕萍 郭梦雅)6月29日,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来到新洲区凤凰镇毛冲村开展调研活动。实地考察点溪园古法红糖基地、甘蔗种植区、红糖小镇民宿等,与当地村委成员深入交流,并与红糖产业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
“红糖全部由工人手工搅拌熬制,没有任何添加剂,保持古法红糖的纯天然特质的同时能较完整地保留甘蔗特有的营养成分......”在点溪园古法红糖生产车间内,销售经理张仕武向团队成员们介绍古法红糖制作流程时说道。在车间正中央地面上,依次相连嵌着九口大锅,锅底联通一个巨大的柴火灶。由外到里锅口直径和温度都各有不同,称为九口连环锅。熬制红糖时,一个工人负责三口大锅的运作。随后,大家共同参观车间设施及古法榨汁设备,在村民们的介绍下,深入了解古法红糖的制作流程及要点。在红糖销售展示区,古法红糖产业负责人靖响林带领大家参观了解,在她的讲解下,大家细致观察了古法红糖的成品形态与外观包装,学习区分古法红糖与工业制糖的区别。
图为销售区红糖展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亚男 供图
在毛冲村坡地上,幢幢徽派建筑成群,宛如一个小镇,站在“小镇”往下看,则是成片的甘蔗林,十多位员工正在地里辛勤劳作。“以前收成没有保障,现在稳定了,收入也变多了......”通过与员工逐一访谈,成员们了解到,古法红糖产业的发展为村民们带来了更稳定的收益。近些年,点溪园古法红糖帮扶贫困户21户。从甘蔗种植、田间管理、收割到红糖生产出来,务工的村民每人年收入增加7000元以上。在这个曾经贫穷的地方,让大家也看到了无限希望,人们有工可做,有地可种。
2016年,为响应政府“能人回乡”政策的号召,靖响林毅然放弃学医,回乡传承已被中断50多年的古法制糖技艺。“创业过程中特别艰难,但好在政府对我们大力帮扶,疫情期间区长直播带货,并帮助红糖在媒体平台进行宣发,带动红糖打开市场。”靖响林回忆道。她还表示,在政府的三乡工程等政策的帮扶下,红糖产品得以在各大媒体及展会活动上亮相,进一步扩大其知名度。目前点溪园甘蔗种植规模达到225亩,每年制糖50吨,年产值超600万。
图为靖响林接受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亚男 供图
此外,为接待制糖时节大量游客的到来,小镇还兴办了红糖民宿,供游客居住过夜。茉莉花园,玫瑰园也为前来游玩的旅客提供了体验手工制作玫瑰花酱的乐趣。“未来我想能进一步借助政策的助力,吸引年轻血液进入红糖小镇,带动古法红糖走在新媒体时代的前列。”她表示,将把红糖制作与乡村休闲观光游相结合,把点溪园打造成集生产、观光、休闲、旅游,吃、住、玩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当前我们红糖小镇的发展处于中期阶段,主要依靠红糖产业及相关政策的扶持,观光游及亲子游等项目等正在完善当中。”在毛冲村委员会办公室,村委委员、致富带头人程喜林热情接待了团队并与成员开展座谈会。调研团队深入了解毛冲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历程、重点方向及未来目标。从省级重点贫困村到“共同缔造”样板村,毛冲村逐步形成古法红糖、红色教育培训、精品苗木、休闲观光的农文旅发展之路。现场,团队成员积极分享各自的学习感悟,为毛冲村的后续发展建言献策。“结合现代化的设备、人才,以及本地特色文化推进建设项目,以古法红糖为基础,力图打造亲子游、研学游及休闲游等,坚持农文旅结合的发展方式是我们后期发展的重点。”程喜林说道。
图为座谈会现场,程喜林(左)接受访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燕萍 供图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与村委成员及红糖产业相关负责人的访谈,大家深刻了解了毛冲村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以及乡村振兴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团队表示,要以此调研为契机,深化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深入实地,将毛冲村产业、政策等优势与湖北大学人才,智力等优势紧密结合,以自身力量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做新时代有担当的有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