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景德镇8月21日电(通讯员 张文瑄 刘昱彤 周童)华中农业大学赴江西省景德镇市社会实践团(队名:“China,china”)于2023年7月14日奔赴实践地,利用九天时间亲身探访瓷文化遗址,对话非遗传承人,走访瓷器市场,顺利完成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社会实践任务。
认识——识华夏民族之宝
在7月14日到7月16日期间,实践团成员到访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和古窑民俗博览区,分组参观学习,一睹文物真容,并于参观结束后开展团内总结会,分享交流自己的所学所感。
在“识宝”活动前,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江西省景德镇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长周子琪给实践团成员布置了任务,要求她们在参观后结合观后感讲述自己对队名“China, china”的理解。
“瓷为‘china’,国为‘China’,意味着陶瓷与中国不可分割,血脉相连。”实践团成员刘昱彤在总结会上分享道。
另外,刘昱彤还认识到,从新石器时代略显生硬的黑陶彩陶到商朝古朴阔放的带釉硬陶,从秦汉大气磅礴的瓦当汉砖到隋唐如银类冰的白瓷,再从明代精细华美的彩绘瓷到清朝登峰造极的青花瓷,陶瓷的生命线贯穿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发展史。
实践团成员塔娜表示,在一件件残缺的瑰宝面前,在两千年冶陶史的瓷都遗址之上,她仿佛听到了古老的瓷器吟诵着幽幽的华夏历史乐章。“在中国陶瓷博物馆内,游客络绎不绝,我看到了古老瓷都焕发出的‘年轻态’。”塔娜这样说。
瓷为小者,乃一国之文明也;国为大者,瓷始自其始也。参观后,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刻地认识到:瓷文化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泱泱大国的文明史,成就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与儒雅,描绘着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追求。
致敬——探瓷器市场之貌
为了解古老的陶瓷在这样一个快节奏时代是否有市场以及市场状况如何,也为了解瓷文化现处的发展状况,实践团决定走访景德镇的多处瓷器市场,并提前讨论拟定了想要与商户交流的问题。
7月17日至7月20日期间,实践团来到国贸陶瓷市场、乐天集市、景德镇雕塑瓷厂和陶溪川文创街区等陶瓷市场,走访商铺并对商户进行简单采访。
图为实践团成员塔娜咨询陶溪川文创街区摊主学徒招收状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文瑄 供图
“老板您好,您现在的生意是不是比疫情前更兴隆了?”“老板,您有没有了解到咱们景德镇在疫情后在小红书上特别火?”“老板您好,咱们市场内出售的瓷器是手工制造的多还是机器制造的多啊?”“老板,咱们日用瓷主要都是中年人来买吧?您这里哪几款样式最受年轻人欢迎呢?” ……穿梭在琳琅满目的各式精美瓷器前,实践团成员目不暇接,但每位成员都谨记自己此行的目的,高效地完成了自己的调研任务。
“不是绘有青色传统花纹的瓷器就叫青花瓷的,青花瓷是说它用的青花料,具体图案是什么并没有要求,青花瓷不仅可以画山水花鸟,也可以融入很现代的元素。”交流过程中,陶溪川文创街区的一位画师解答了实践团的疑惑。
在与各类商铺的店主交流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周童了解到市场上的瓷器主要有日用瓷器、雕塑瓷器、装饰用瓷等几大类。周童在雕塑瓷行了解到,近年来,线下的雕塑瓷店正在逐渐减少,将雕塑瓷器原有店面转让给装饰瓷器者众多。现在,制作佛像、财神等大宗雕塑瓷器的手艺人更多地在家中制作作品后出售给少量固定客户,并且手艺人为迎合年轻人的喜好,更倾向于制作现代风格的小型卡通雕塑瓷器。这引发了实践团的成员对传统大宗雕塑瓷器制作技艺的失传问题的思考。
图为实践团成员周童询问陶瓷冰箱贴、陶瓷发夹的主要受众群体。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文瑄 供图
周子琪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日用瓷店铺的销售途径以线下实体店销售为主,并且大多数仅限于国内市场。这与实践团对瓷器电商营销状况的预期不符。实践团推测,这可能是日用瓷商铺经营者年龄普遍较大,对新事物接受较为困难等因素造成的。
在与国贸陶瓷市场的商户交流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张文瑄充分发挥狮山学子乐于助人的公益精神,帮助一位中年店主学习使用翻译软件与其线上的外国客户进行交流,并为其提供拓展国际市场的建议。
“其实多数画师学习一两年后的作品就可以卖了,比如说我,但是这类作品往往技法简单,市场较小。我们这行真真正正要出师没有个十几年的功夫是下不来的。”陶溪川文创街区的一位新手摊主向张文瑄介绍道。
前进——思陶瓷明日之虑
如何赋予旧文化以新生命力,如何让旧宝贝焕发新光彩,是当下应该着眼的问题。实践团本次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在助力中国瓷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上贡献中国青年的新鲜血液和狮山学子的荧荧微光。实践团不仅在参观博物院和走访瓷器市场时采访了许多非遗传承人,还专门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进行参观并且对该校陶瓷设计相关的研究生进行了采访,以了解陶瓷人才培养现状及年轻一代的从业者对瓷文化的认识与期待。
通过对景德镇粉彩花鸟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彩绘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侯俊绮的采访,实践团了解到侯先生出身陶瓷世家,自幼学习陶绘相关技艺,俯身陶艺创新,以诚挚匠心谱国瓷新篇。“侯先生在每次陶绘之前都现在纸上打一遍线稿以确保万无一失,这种工匠精神让我敬服,希望我也能慢慢养成这种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塔娜在总结会上称赞道。
“在与诸位非遗传承人交流后,我看到了我们的大国瓷匠对瓷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特别钦佩先生们‘十年一日,风雨无阻’的匠心与高尚操守。果然不是谁都能冷板凳上读古书,坚守斗室几十载,若我们未来投身农业科研的话,也应该学习这样的操守。”张文瑄也分享道。
在与国贸陶瓷市场内的商户进行交流时,一些店主也认同了实践团成员担忧的某些古老的手工技艺因无人愿学而失传的问题。“学徒还是蛮辛苦的,你就看拉胚和利胚,又脏又累,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更没有人愿意学了。”一家商铺的利胚师傅说,“就算是轻松些的画师,你没有个七八年的功夫也是学不到精髓的。以前的学徒前几年也没有工钱,现在几乎没有年轻人能接受了。”
陶溪川文创街区里的许多手艺人都向实践团表示,学习陶艺并非易事,现在师傅虽然会给学徒提供一定的补贴,但是非常低,而且大部分人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到达技术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在快节奏时代,很少有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精进技艺,绝大多数“景漂”在两三年后还是会离开的。
图为实践团成员张文瑄观察古窑民俗博览区内颜色釉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昱彤 供图
在总结会上,蓝瑶表示,在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新生代商铺里,她深刻地认识到瓷文化的革故鼎新需要有新鲜、年轻的血液推动。“我见到大批的年轻人争先恐后地打卡御窑碗咖、孙公窑等新血肉与旧灵魂交织的‘网红’店铺,可以说是人潮涌动、万人空巷。”蓝瑶说道。但是,“网红过后如何长红”,是实践团内每一位成员更加关注的问题。
在采访景德镇陶瓷大学的研究生小陶(化名)时,实践团成员十分积极,纷纷提出自己希望了解的问题。“陶大对新生代陶艺人才的培养方案有哪些特别的闪光点呢?”“你对自己毕业后的生活有什么打算呢?你会选择成为‘景漂’一族吗?”“你对于瓷器文化的弘扬和未来有什么期待吗?”“‘景漂’年轻人的创业启动资金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国家对咱们新一代陶艺人才的培养有哪些支持政策呢?”“绝大多数‘景漂’的年轻人最终会离开景德镇,你认为这有利于瓷器文化的发展吗?”陶大的优秀学子耐心地答复了实践团成员的问题并进行了陶艺相关知识的科普。
“我认为如果想要招到更多的传承人的话,首先要考虑学徒制度的革新。变则通,通则久,如果还是一味地遵循旧制,要求学徒做到三年学徒两年效力,那么年轻人在学徒期间就很难抵挡得住‘花花世界’的诱惑,难免心理产生落差和不平衡,最终坚持不下来。”塔娜在访谈会后有感而发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内进行参观访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童 供图
结合九天来的见闻,周童对景德镇瓷文化的发展也有所见解。她分享道:“希望瓷器文化不要单单成为谋利的工具,政府、社会和我们大家都需要在方方面面做出更大的努力,不要让陶瓷成为包裹景德镇的一个‘文化空壳’,而要让它成为助推景德镇发展的、有血有肉的‘文化符号’。”
“文化和商业应该是相辅亦相成、有所制约却也统一的关系,就像君子之间‘和而不同’的友谊。文化吸引消费以助推经济增长,而逐渐积累的雄厚经济应该成为反过来推动瓷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石。它们最佳的状态是处在一个良性循环当中,这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重视和宏观调控。”周子琪表示赞同。
张文瑄则关注到了新时代新科技的发展对瓷文化的推动作用。她表示,纳米陶瓷、3D打印陶瓷等“黑科技”的出现打开了她对未来陶瓷世界幻想的大门。她期待有更多优质的新陶瓷材料被研发出来,应用在军工、航天等重要领域。
在采访交流过程中,蓝瑶向店主们提出了将瓷器作品按照不同用户群体的经济水平和喜好进行分层设计的想法,并得到的一些商户的肯定。另外,她认为博物院内文物上的花纹具有进行深度文创的价值,如果给神秘的瓷器文物赋予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内涵,或许能使某些文物火出圈,引起一次新的时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