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雅安4月29日电 (通讯员 赵世花)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为了加深对红色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传承先辈的红色革命精神,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2020级学生自发组成五人小队,于2021年4月18日前往雅安市烈士陵园进行红色历史的探访活动。活动以“重温红色历史,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目的是寻访红色历史遗迹,体味党史文化,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图为烈士纪念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敏 摄
活动在小组成员重走烈士陵园之路中拉开序幕。走在一级级充满历史气息的石阶上,四周呈现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景象,让人感觉烈士们仍在静默地守护着我们。上午八点小组成员秉持着“向英雄致敬!“的心态,来到了山顶的革命英雄纪念碑跟前。组员们瞻仰烈士纪念碑,听讲解员讲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接着成员们为烈士们献上花,并一起打扫了烈士陵园,在打扫期间成员们由衷地感到自豪。纪念碑上鲜红的文字鲜明展现着革命先辈的报国赤心,救国苦心和为民决心。在民族危难之际,正是有了他们的挺身而出、浴血奋战,才会有当今的太平盛世。小组成员在虔心祭拜之后,并对纪念碑内容进行拍照记录。
紧接着,小组成员来到烈士堂前,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块记录着革命烈士名字的石刻,台上整齐地摆放着祭奠的花束。在小组成员到达之前,已有两个人在碑前向革命烈士致敬。小组成员在献花祭拜后,进入烈士纪念堂旁边的纪念馆参观。馆内陈列了许多革命烈士的遗物与时代遗物,一把枪、几盏煤油灯、一张电报……一件件展品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是革命英雄们带我们走向了新的胜利。参观完后,下午一点小组成员又驱车赶到了西康博物馆进行参观。西康博物馆陈列了许多西康往事、红色文物。在讲解员的细心讲解下,成员们了解到西康省的建立、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困难事迹和革命英雄们的光辉事迹。成员们深感革命英雄是人民的英雄、祖国的英雄。在群众的心里,革命英雄不仅仅是呈现在众人眼中的一个个简简单单的文字,他们的名字与事迹早已深深地刻在了为人民的心中。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曾经为祖国和人民而付出的一切。小组成员在对烈士堂的相关建筑进行拍照记录之后,最后组织成员在烈士纪念碑前进行瞻拜活动。
?图为小组成员瞻仰烈士。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丽 摄
经过本次社会实践,小组成员通过重走红色遗迹并重温红色历史文化,不仅加深了对西康解放历史的认识与理解,更重要的是,小组成员对于其中所传达的革命精神也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社会实践结束后,组长罗敏组织大家集体观看《觉醒年代》,学习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国家有难,西康人民义不容辞。在个人利益与家国大义面前,西康的革命先烈毅然选择后者。正如篆刻在革命英雄纪念碑上的那样,要记住为人民开创和平的人,记住为国家、民族而流血牺牲的人。时光虽去,但历史犹存;斯人已逝,但精神不朽。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精神将一代代传承和发扬下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革命先烈选择坚定地站在人民的前面,直面战火。他们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烽火弥漫的时代已然过去,但革命先辈的英勇的爱国精神却不能就此忘却。当代青年应铭记历史,在新时代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发扬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并将其代代传承下去。
图为小队成员在博物馆前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陶春春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