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正文

走进利川毛坝 了解毛坝坝漆和割漆工艺

  中国青年网恩施9月9日 (通讯员 胡佑敏 张满 李真丞)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寻漆人”于2021年8月18日,在湖北省利川市毛坝乡开展三下乡“寻非遗坝漆,扬名族技艺”社会实践活动。

  坝漆的历史

  制漆技艺(坝漆制作技艺)是以利川坝漆为主要原料,在制作生漆材料过程中形成的传统制漆技艺。坝漆因产于利川市毛坝镇而得名,是中国三大名漆之一,品质优良,周恩来同志在1952年曾亲笔题词:“坝漆名冠全球”,利川也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坝漆之乡。

  走进利川毛坝,学习坝漆技艺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恩施州利川市申报的制漆技艺(坝漆制作技艺)入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天实践团队就走进利川毛坝乡,学习坝漆技艺,一下车扑鼻的茶香沁人心脾,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不仅孕育了品质优良的高山绿茶,还护佑着天然优质生漆的生长。坝漆绿色、环保、无公害,是深受青睐的上层涂料产品,素有“涂料之王”的美称。今天有幸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坝漆的传承人家中亲身感受坝漆的一生。

  一行人到达利川后与利川文化馆的廖馆长取得联系,向廖馆长表明来意后,在廖馆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利川毛坝涂老师傅家中,涂师傅引领大家总体的学习了解,什么是坝漆、割漆的方法、调漆的技艺,刷漆的整个过程、漆器的髹饰技艺等。涂师傅还拿出了那块小黑板为大家板书坝漆相关的知识,让大家对坝漆有了些许的了解,随后还从其他师傅口中得知这块小黑板的来历,原来这块小黑板是有一位年轻人开始拜师学艺,专门来学习这门传承已有千年历史的手艺—漆艺,老师傅的徒弟专门在街上买回来让师傅给他上课用的,涂师傅还为大家展示了制作漆艺以来所获得的荣誉证书、工作证等等,他说“他做了几十年的老手艺,现在发现竟是非遗文化”。涂师傅带领大家去认识制作漆器的工具,大家进入到漆器的荫房,参观正在晾干的漆器,涂师傅看大家对成品的漆器很感兴趣,不仅给我们演示了制作漆器的过程,还专门为大家一条一条的指出以坝漆为主要涂料,髹饰技艺为辅佐技法的坝漆漆器的优点:坝漆漆膜光亮,色泽耐久,保光性能好,经久不会变色,不易污染,不怕虫蛀、不受温度影响。使用期长,具有防腐蚀、耐酸碱、防潮绝缘、耐氧化、耐摩擦,耐高温等特点。首都北京的天坛,百年之久梁柱未腐,主要是涂有坝漆的原因……听完涂师傅这滔滔不绝的夸赞,让大家也感受到了涂师傅对坝漆深深的情感是大家无法想象到的。

  割漆工艺

  第二天早上天才刚蒙蒙亮,大家就整装待发,跟随涂师傅们一起进山割漆,在出发前师傅们都在各自整理着工具,老师傅们为大家介绍割漆的工具一般是四件套:割漆刀、梨皮、蚌壳和漆篮子。

  在去山里的路上闲聊得知,原来割漆也是有时间的,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割漆的季节一般都在4至9月,割漆人必须在晴天进山,并且每天都在漆树上攀上爬下,所以尽管天气炎热但仍然要穿着很厚很耐磨的衣裤。师傅们还给大家提了重要的一点漆汁容易引起过敏,致使皮肤红肿,奇痒难耐,所以割漆前要将手部包裹保护好,外露手部皮肤要涂抹对过敏油防护作用的核桃油或者穿长衣长裤,帽子、面罩等。说起这一点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在昨天的基础知识小会上会强调今天一定要穿长袖以及问大家有没有过敏体质了,大家都很疑惑老师傅们会对漆树过敏吗,其实割漆人年复一年的接触这些生漆,体内产生了抗体,他们的身体对漆树已经没有反应了。

  割漆前,穿好工作服后才会正式开始割漆,用漆刀在漆树上斜着割一道月牙形的小口,生漆就会沿着割开的口子边缘流出来,再用稍硬的树叶折成漏斗形的小容器或者蚌壳做容器,插进口子下方,让生漆慢慢流入容器中。涂师傅还提醒大家在割口子时,力度要适当,要根据树皮的厚薄用力,刀要稳,这样口子才均匀。涂师傅还为大家普及古典书中的记录“用利刀旋皮易断,须留肋路,若割断则木枯。收时先放本水,然后以竹管插入皮中,纳其汁液,须晒干生水、收用。”意思就是先用砍刀砍开漆树外皮,但不要割断漆树的肋路,割的太浅会不出漆,割的太深伤到漆树的肋路会造成漆树无法吸收养分死亡,也为大家解答了为什么割漆人都是老师傅的原因了,没有多年的割漆经验根本就掌握不好力度。大家请教涂师傅对于割漆还有什么要求,涂师傅给大家普及了一些割漆要求,割一棵漆树一般每隔80厘米左右,才可交错开口割漆,口子每周可割一次,每割一次便增大一点,一个口子一年内可割20次左右,割开的口子要经过三五年又才会重新合拢。涂师傅看着时间差不多有一两小时了,带着大家开始陆陆续续的去收集前面割的漆,刚收集的生漆需集中装在大的竹筒里,大家发现刚流出的漆液呈灰乳色,与空气接触不久后氧化变成栗壳色,干后变成褐色。常说的“白赛雪,红似血,黑如铁”,就是在说这种天然漆从液体状态到氧化干固后,颜色由浅变深,最后形成坚固的漆膜的过程。

  

图为老师傅在收集坝漆。中国青年通讯员向绍蕾摄

  在一行六人的努力下今天也割了不少的坝漆,当天收集到的漆汁要倒入专用木桶储存。但这个木桶比我们的年龄还要大,这个桶还是涂师傅的师傅在年轻时候亲手做的,看着涂师傅为大家演示操作过程,生漆专用桶和桶盖是密封的,只是在桶盖上端开一个圆形小口,漆汁从小口倒入木桶中,再用木塞将小口封紧。涂师傅在这里还着重强调在保存期间要防漏气,防氧化,否则漆汁凝固后是不可融化的。密封度好的漆汁通常可保存2至3年,同时还需要放置在阴凉处存放。

 

图为实践队在学习坝漆知识。中国青年通讯员张满摄

图为实践队在参观工作室。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满摄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