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披荆斩棘,逐光而行

  十五天,从芜湖到南充,从安徽师范大学到新祠堂村村小。我加入安徽师范大学“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支教团,收获勇气和情怀,追随光,并成为光。

图为队员教孩子做手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陈雪 摄

  坐在书桌前写下这段文字时,突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看到楼下有孩子在奔跑玩耍,不禁想我的小朋友们此时此刻正在做什么呢?是在洗衣服,还是在刷碗?有没有好好读书?在想爸爸妈妈吗?口袋里已经装了很多蝉壳了吧?有帮爷爷奶奶奶做农活吗?这段支教的日子变成一帧帧画面在我眼前闪过,原来不知不觉,我也拥有了一些想念和无数的牵挂。

图为孩子给队员画爱心。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陈雪 摄

  很难忘记凌晨六点的山间云雾,和队友一起早起准备早餐,烧水、择菜、热锅、煮面……等到香味浓了,大家也都陆陆续续地起床了。孩子们起得早,背着书包在楼下等着,看到有哥哥姐姐下楼,便扑上去拥抱。队员们快速巴拉几口面条,便领着一群孩子向学校跑去,收拾碗筷的声音交杂其中,隔壁爷爷奶奶家的鸭子慌乱逃窜。我突然感受到久违的烟火气,所谓的“岁月静好”,说的就是这样的画面吧。孩子们每天都很有活力,恍惚间我好像在他们身上看到一种光,我和朋友感慨,有时候觉得他们真的像祖国的花朵一样蓬勃地生长,所有未来的希望都凝结在他们身上,他们的眼中有宇宙的星辉,质朴而又宽阔。

图为孩子们上手工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元浩 摄

  支教生活的日常就足够让我动容,每一天都会收获新的温暖和感动。记得第一次给孩子们布置作文,主题是“你眼中的夏天”,收上来之后,惊喜地发现他们的文字是多么有灵气,然后一份一份地写评语,希望他们永远保持内心的那份自然与纯正,希望他们的夏天永远炙热而美好;记得两次家访,向爷爷奶奶们询问家庭和孩子们的情况,老人们说完之后开始讲述自己的人生,我并不太能听懂那里的方言,但仍不时地点着头。结束后他们塞给我们很多的黄豆和鸡蛋,我已经难过得快要流下泪来。他们的内心一定很孤独吧?平时面对幼小的孩子和破碎的家庭,不知道还有谁能听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一生;记得最后一天文艺汇演结束后,一个小男孩儿冲过来拥抱我,“姐姐明年再来吧,我在这里等你。”“好,我答应你。”

  记得回家的那一天,爸爸妈妈在高铁站接我。当我拖着行李奔向出口时,看到他们开心地向我招手,我突然又有想流泪的感觉。可能这一趟四川之行,不是我们在单向地帮助孩子们,而是我们之间互相治愈。曾经我很难想象,在21世纪的今天,竟然有这么多破碎的家庭、这么多孩子无法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幸好,生活有剥夺,也有馈赠。他们都在好好长大,比同龄人更懂得爱、更珍惜爱,他们拥有更自然的阳光、更单纯的愿望。当我跟爸爸提起我心中的惋惜,爸爸说,说不定他们长大还会怀念自己的童年呢,那些捉着蝉、奔跑在田埂上的夏日,耳边是呼啸的晚风,眼前是高高的大山,翻过去也好,留下来也罢,都是他们坚持走过的路呀。

图为队员与孩子们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陈雪 摄

  写到这里,倒回去看了眼文章。回忆太多,多少有些语无伦次了。可能现在的我能做的只有把那份想念和牵挂放在心里,然后加倍感恩,好好生活。我永远怀念这个夏天,一群孩子和一群怀揣勇气和情怀的年轻人悄悄走进了我的生命里,一起走过弯弯曲曲的山路,倾听内心的回音。感谢遇见,庆幸的是,你们是你们。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通讯员 郎天妍)

责任编辑: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