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 李华锡 实习生 王天宝 姚苗苗)“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圆了我的心愿,我跟父亲仅有的联系终于可以好好保存起来,也算是有一个寄托……”当看到修复好的烈士遗物时,陈忠根烈士的女儿陈荷珍激动地表示,能将破损的文书修复成原来的样子,使得这些留存下来的仅有遗物能够得到更长久的保存,心里很欣慰。
6月28日至8月10日,宁波财经学院“甬城文保”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了“我为烈士修遗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据了解,在42天的实践中,该团队的8名成员在3位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在该校书画修复中心借助专业设备和器材开展了此次修复工作。
图为团队成员上门为烈士遗物“把脉问诊”。团队供图
“通过前期实地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很多老兵及烈士家属的相关证明、书信等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坏。”队长王益群告诉记者,在了解这些情况后,团队主动联系村社,实地走访了多位宁波籍抗美援朝烈士家属,询问他们是否有修复这些珍贵文书的需求。“我们也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收集烈士红色文书,公益修复进家门’相关信息,对接烈士家属,主动上门沟通服务。”
“时间一久啊,这烈士证就变得很软,很容易破。特别是那些折起来的地方,已经磨出了一个个小洞,边边角角也都磨没了。”林大茂烈士的女儿林宝娣说,“实在是太破了,我想用胶带把它粘起来,但是我又不敢往上乱粘,怕越粘越破。”一张张沉甸甸的烈士证,一封封烈士遗留的信件,被一层又一层的信纸包裹着,尽管保管地如此细致,历经几十载的洗礼,还是变得泛黄且有些破损,这样的情况让不少烈士家属忧心不已。
王益群向记者介绍,修复一张烈士证需要历过冲制浆糊、清洁修复用纸等十几道工序,一件文书的完整修复过程少则半个月,多则几个月。“有一些文书还没有修复好,后面开学我们会提早返校继续修复工作。”王益群说。
“在修复过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的修复技巧之外,耐心、细致,以及对原文书背景的充分理解也是修复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她举例说,在修复其中一张烈士证时,需充分了解到其背景,当时采用的纸张是统一机械制作,而这与修复常用的古法手工制纸不同,“所以我们在选择修复纸张时便需注意用类似纹理的纸张,这样才能够更为贴合。”
团队成员在修复烈士遗物。团队供图
“字迹有些变淡,我就用水笔描上去;出现了破损,我就用胶水粘。后来我发现胶水效果并不好,我又用透明胶反反复复粘了好几道,生怕一不小心再损坏。”这是陈荷珍面对父亲的烈士证明所担忧的问题。记者了解到,在目前该团队已收到的待修复的烈士证、烈士家属证明和信笺等十余件红色文书中,最难修复的是一张粘满了透明胶的烈士证明。
“我们需要确保在文书上的字体不被损坏的情况下,小心翼翼地把这些透明胶一点点去除掉。”王益群同时告诉记者,烈士证明上存在折痕的地方总是难免破损,裂缝也在时间的流逝中随之变大,这些都为团队的修复工作带来了难度。
“一刻也不敢怠慢,只希望自己能早日圆满烈士家属们的心愿。”团队成员蒋雯倩对记者表示,在修复时,展开烈士证上的破裂处的褶皱和小折角是最需要耐心、细心的步骤,“因为通常很细微,所以需要掌握好力度和方向。”
图为团队成员修复后的红色文书。团队供图
令队长王益群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修复过程中听到了许多红色文物背后感人的故事。“在拜访烈士家属的过程中,有位烈士家属表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家去保卫祖国,而家中一张父亲的照片都没有,对父亲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王益群便与团队成员一起,更加努力、更加认真地去修复,希望能给这位烈士家属带来些许宽慰。
“队员们都带着钦佩之情修复沉重而珍贵的文物,在修复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这些信件、证书背后蕴含的红色革命精神。”王益群告诉记者,能够用自己学到的修复知识、技能去帮助烈士家属,帮助红色文物的保存与红色精神传承,“我感到非常自豪与骄傲,这也将成为我不断学习的精神动力。”
“希望同学们在文物修复的过程中解读红色文物背后的故事,体悟红色革命精神。”团队指导老师、该校人文学院院长夏柯告诉记者,团队也将会为这些红色文物举办修复展,让这些红色文物与它们背后的故事长久流传、代代传唱。“让一张张崭新又清晰的烈士证,成为烈士英勇事迹的有力证明,把烈士的故事传递给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