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踏入积善护生园,那一阵又一阵的犬吠声便冲入了我的耳中。作为山东省最大的流浪动物救助基地,烟台市莱山区的积善护生园内有三千余只流浪犬,数目惊人,让人不禁好奇:究竟是多庞大的组织,才能负担起这护生园十多年的持续运行?
持续不断的犬吠声随着我的接近而不断变大,但当真正踏入积善护生园时,让人只感到不可思议。一排简易板房搭建起来的屋子,数十个亲手搭建的狗笼和猫舍,还有简易的厨房以及略显凌乱的休息室......简单、却又带有让人倍感亲切的乡土气息,这就是积善护生园给我的第一印象,这就是站长王春红阿姨和她爱人宋叔叔一起建立起来的“烟台积善护生园”。
在园区之中,旁边铁笼子中的数十只狗开始吠的更厉害,让人感到十分害怕,若是不熟此地的陌生人在此,恐怕会被立刻吓得躲开吧。但这里的义工告诉我们这里的狗不咬人,只是见到了生人变得有些躁动罢了。义工似乎看出了我对这个护生园的与自己想象中有所出入,随即解释道,这个救助站是王阿姨和宋叔叔以及社会上一些好心人前前后后分了三次搭建起来的。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流浪犬聚集一处,但也因此感受到维护如此规模的救助站实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于是我不在耽搁,立即换上了志愿服,跟随义工开始了我今天的志愿活动。在路上。义工给我解释道,王阿姨建立护生园的契机是与她相伴14年的小狗去世,她因此十分的痛苦和伤心。但偶然的一天,她被邻居的一句“把更多的爱给流浪狗”给点醒,从此开始了自己救助流浪动物的人生。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那时候的救助很难被别人理解,所以当自己家里的动物越来越多时,邻居们的非议也越来越难以平息。机缘巧合下,王阿姨在宠物医院偶遇了几位同样从事流浪动物救助的人,志同道合又能取长补短,于是王阿姨和他们长谈之后决定合作,护生园就这么成立了。仓促之中成立的护生园存在着很多不足,选址不好、空间不足都是他们要面临的大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王阿姨他们搬过4次家,最后一次是搬到搬到了莱山区山上。王阿姨和宋叔费了不小的功夫,王阿姨负责运输,宋叔负责装笼,早上5点钟开始用面包车运送狗,一天要运4次,一直到7点才收工。这样日复一日,运了1个半月才将狗全部搬完。对王阿姨和宋叔而言,护生园便是他们的家,是他们尽心尽力想要去守护的地方。
在震惊,感动之余,我们更加的不敢懈怠于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我自小起便对各种动物有着好感,我填报志愿时的契机,是当时自己养的一只猫在我眼前离世,当时宠物医院不像现在这样遍地都是,而且父母也没有给宠物看病治病的观念。我自己的经历与王阿姨的经历产生了共鸣,在此之下,我开始帮助园区打水,为流浪狗喂食,希望能尽己所能帮助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
随着我们提着桶在犬舍前来来回回的走动,流浪犬们也都逐渐停止了躁动,转为摇晃着尾巴,用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盯着我,他们也都明白了我是来帮助他们的,其中一只在舍外的小狗甚至趴在地上愿意让我抚摸他,让我不禁感叹万物皆有灵,只要用心对待,即使是动物也会对你的善举进行回应。
一转眼,一上午的志愿时间已经过去,我们也到了离开的时候,听到园内的狗狗又开始吠叫,但于来之时的躁动不同,从中能感受到送别的悲伤。护生园一行,时间虽短,但却带给我们感动,让我们大有所获。我敬佩于王阿姨和宋叔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坚持,十多年,热忱的初心未曾改变,即使不被人所理解,即使持续做着无私的奉献,他们仍愿意用自己的行动,去守护这千百的生灵。(通讯员 王梓豪 陈庆乐 李盛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