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破窗而出,与宁明相遇

  生长在父母呵护中的我始终站在窗内,在我与真实的社会之间或隔着铁纱或隔着玻璃,而这次实践给予了我一个破窗而出,与外界实打实地接触的机会。

  “大家系好安全带,我们马上出发了。”窗外的风景开始变化,城市的高楼与整齐的绿化带急速倒退,植物野蛮生长的青山与连片的甘蔗接连登场,终于,三四层高的房子与画满花山小人的路灯出现在窗外,身为天津大学津桂宁明实践队一员的我来到了这次实践的目的地: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县域——宁明。

 

图为夏令营里的小朋友在做电路实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芊惠 供图

  在为当地小朋友开展的夏令营活动中,我选择为孩子们教授电路课和诗歌创作课。一是出于这里的小学因教师资源不足没有开设科学课的考虑,我想在物理变为一门需要考试的科目之前让孩子们看到物理的有趣之处;二是因为小学时接受过的诗歌教育对我影响颇深,我希望孩子们也能够多掌握一种表达自己情感与思考的方式。

  在课堂上,我惊异于孩子们各式各样的忧虑,“如果打雷的时候大人还在田里怎么办?”“老师!要是我太矮了拉不到电闸怎么办?”;也震撼于孩子们童真与现实交错的诗句,与甘蔗地的对话、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课堂之外,孩子们也在不断刷新我对他们的认知,我的心灵被他们不经修饰的情感一次次冲击,被他们时刻流露的善意一次次打动,他们将自己最澄澈的模样展现在我们眼前,如明镜一般,让我们在其中看到曾经的自己,想起那时自己希望成为的大人的模样——善良而又真诚。我们如破窗者打破着他们与外界的窗,拓展他们的知识边界,他们又何尝不是破窗者,打破初到的我们与宁明之间的窗,打破遗忘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窗。

  夏令营之外,我们还走出营地,在当地开展了产业、文旅、社情三方面的调研。如果说举办夏令营尚且是从一个象牙塔来到另一个象牙塔,那么外出调研便是一次真正的破窗之旅,我们走进田间地头、街市工厂,我不再是坐在窗边向外探头的旁观者,而是真真切切地走进宁明当地人民的生活,去了解他们的现状,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新视角的参与者。

  我参与走访的双棒村依托地处高速公路路口的优势,结合本村特色农产品——木菠萝,举办木菠萝文化旅游节打开销路,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木菠萝之乡,它的发展如脱贫攻坚战的缩影,让我感受到驻村干部与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智慧。与此同时,村内缺乏统一的垃圾处理体系,村民只能自行处理生活垃圾等乡村普遍问题也让我感到增强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依旧是长路漫漫,需要新生力量不断加入,担负起青年人的责任,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图为实践队成员走访双棒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栋楠 供图

  实践结束后,由于素材原因我曾重回宁明,偶然在街上碰到夏令营里的孩子,她兴奋地看着我,拉拉身旁的妈妈,害羞而又抑制不住高兴地想和妈妈分享。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酸涩,我知道,尽管实践已经结束,但孩子们或腼腆或活泼的面容,每天例会结束后天边绚烂的霞影,大家一起奋斗的日日夜夜,早已在我与宁明之间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特殊的盛夏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占有方寸之地……

  宁明之行的意义大抵就在于此,打破隔在象牙塔与基层现实之间的玻璃窗,让我们与夏令营的小小灵魂相遇,与宁明当地的热情人民相遇,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走进田间地头,以青春之我为宁明点亮盈盈微光。(通讯员 黄芊惠)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