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时代浪潮翻涌 小岗传承依旧

  2023年7月31日至8月3日,我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仲夏岗梦”实践团队的一员,前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这片热土,开启了一场难忘的“三下乡”之旅。

  明媚的阳光下,花鼓和铁片的声音交错有序,荡在清新的空气中,我看着不远处凤阳花鼓的老一辈传承人们,他们站在屋中,手上的动作熟练又轻巧,脸上的皱纹是说不尽的故事。顿时,我感到有种情绪在胸腔慢慢升腾,面前的画面让我觉得朴素又庄重,漾成了小岗村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传承。

  传承是以史为鉴的睿智,是展望未来的力量,是小岗村从改革开放伊始至今的生动写照。

  从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到村民的好干部沈浩,我看到了心系人民的责任传承。在拜访关友江老先生时,他提到:不管干部大小,都要冲在群众前面,不能躲在群众后面。在回忆带头发起大包干的动力时,他深切地表达了对小岗村人民的关怀,正是有了像关友江先生这样情系百姓的干部,才有了小岗村敢为人先的历史壮举。二十多年后,沈浩任职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为小岗村的发展呕心沥血,引进资源、集中土地。他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专注于提高小岗人民的生活质量,他的不懈努力改变了小岗村的落后面貌。小岗村的开拓、发展,离不开干部们的努力与付出,离不开他们一心为民的责任担当。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老先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婕 供图

  从凤阳凤画到凤阳花鼓,我看到了文化的传承与赓续。在参观“当年农家”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考验耐力与功夫的工笔画、濠州剪纸和闻名四方的民间艺术:凤阳花鼓,在与凤阳凤画的传承人唐女士和凤阳花鼓表演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这些文化形式在传承中已经逐渐成长为一种表达和寄托情感、赞美生活的艺术,不仅承载着凤阳地区的悠久文化,在人民的生活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凤阳民歌传承人穆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婕 供图

  透过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我看到了小岗村敢为人先的精神传承。以小岗村“大包干”为代表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了旧有的高度集中的生产管理体制,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当置身于大包干纪念馆,再次深入学习这段历史时,我对小岗精神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不管是四十年前的改革开放,还是如今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小岗村“大包干”改革实践中孕育的“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将始终发挥着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作用,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在一代代青年接过前一辈事业的奋进前行中,我看到了使命和担当的传承与延续。小岗村因改革成名,也因改革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为农民提供了各种扶持政策。在小岗村,村民们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勇于改革创新,推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农家乐、葡萄园、非遗传承等一系列的新农村文化经济产业的发展都彰显出小岗村紧跟国家政策、不断发展的前进历程。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小岗村的村民们不满足于过去的传统种植模式,他们开始尝试种植其他作物,并通过改变耕作方式、推广高科技种植技术等方式来提高产量和效益。这种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不仅推动了小岗村的发展,也为全国的农村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在改革开放的这四十五年间,小岗村一辈辈青年秉持着集体智慧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为小岗村的成功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也为我们今后推进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早晨的暖阳倾斜在小岗村的每个角落时,那点点斑驳照亮了旅人的道路,照亮了传承的力量,照亮了新时代小岗村“敢想敢干”的精神,也照亮了小岗人民的生活。(通讯员 梁婕)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