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福建高校学子赴沙海枣园调研:兵地携手共建绿洲家园

  中国青年网和田10月12日电(通讯员 蒋燎原)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要坚定不移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为了贯彻学习“脱贫攻坚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论述,8月21日,厦门大学“富农于阗·一鹭向新”暑期实践队的队员们来到和田地区昆玉市224团12连调查学习当地“农民—合作社—企业”农企联动西葫芦瓜与蛋白桑套种的项目,摸索出一条解决南疆四地州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可行路径。

  在预先做功课时实践队员们在卫星地图上发现,昆玉市区附近一片四四方方的绿色,在黄沙中格外惹眼。224团是发展红枣为主导产业的特色林果园区,规划红枣占可耕地面积的75%,枣园的开发建设是新世纪兵团实施的一项伟大工程,经过全团干部职工群众6年多时间的艰苦创业,现已开发土地面积18万亩,完成种植面积16.3万亩,其中经济林12.9万亩,已产生效益的红枣面积10万余亩。

  在红枣生长的过程中,224团统一采用了先进的滴灌技术,纯净的昆仑山脉冰川融水富含有益矿物质,滋润着枣树生长;昆玉市光照丰富,年平均日照时间达到5475小时,有利于红枣在生长过程中积累养分;昼夜温差极大的自然环境使得红枣的含糖量明显高于其他地方出产的红枣,红枣干物质积累量高。

  队员们通过采访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了解到,224团所有红枣均按照矮密早丰、4*1.5米的栽植模式进行,亩栽达111株,树高控制在2米左右,全部采用滴灌进行灌溉该团以强化红枣标准园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大红枣整形修剪、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指导职工科学种植、科学生产,并鼓励职工加大对枣树的有机肥投入,坚决杜绝使用各类农药,使红枣坐果率和果品商品率明显提高,保证了产品质量,获得了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殊荣。

  实践队员队员们通过咨询昆玉市政府工作人员得知,224团结合昆玉市的自然环境与经济模式,于2003年从山西引种枣苗,为确保职工种植的红枣能卖得出而且卖得好,该团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实行红枣统一订单收购政策,并积极与市场接轨,制定出合理的收购价格,将红枣统一上交到十四师和田昆仑山枣业有限责任公司,既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又减少了红枣产品无处可销的风险,实现了“产品订单收购、价格顺应市场、公司直对团场、合同司法公正”的目标。

  昆玉市政府农业方面工作人员还向实践队队员们介绍到,品牌就是生命,为实施好红枣品牌战略,该团积极配合枣业公司,牢固树立规模销售意识、集约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统一红枣采摘、收购、包装、加工、流能等环节,进一步提高了“昆仑山牌”和田玉枣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经过不断的改进培育良种,“昆仑山牌”和田玉枣已经享誉海内外,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昆玉市政府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道,224团内部通过近三年的开发建设骨干道路网已基本形成,南北向贯穿垦区的主干道已建成,向南与G315国道相接,向北可至英阿瓦提村,垦区外有土质路通往墨玉县的雅瓦乡,接沥青公路可到达47团和墨玉县城。垦区中部规划的六次干道以南南北向和东西向的道路网已建成,路面均为砂石路面,以上道路网的形成为垦区后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集中力量干大事”,这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才能办到的人和自然相处的奇迹。黄沙荒土中打造出物产丰富的绿色枣园,实践队员们纷纷不由感叹中国共产党契而不舍,人定胜天的斗争精神。

  借国家扶贫攻坚、走向西部、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东风,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者,将眼光投向了有着优越条件的西部地区,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依然在不断的调整,如何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当地农户收入,这些问题都在实践中不断解决,不断获得新的答案,发展永不止步。

  一审编辑:泮家容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