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回乡看齐鲁——“爱行礼运,互助养老”

  中国青年网莱州3月8日电(通讯员 张丽娟)2020年1月13日—17日,山东中医药大学“医路向前”调研团来到了莱州市沙河镇路旺原家村,采取个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就当地互助养老社区建设情况展开了深入调研。

图为医路向前团队和沙河镇路旺原家村村委会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克鑫 提供


  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问题更加严峻。在家庭养老资源和社会养老资源衔接出现断裂的情况下,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逐渐成为承担农村养老重任的中间力量。通过满足老年群体真实的养老需求,弥补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缺陷、缓解社会化养老资源的不足以及减轻政府压力等方面来应对当前农村养老供需结构失衡。

  山东省莱州市河沙镇路旺原家村位于沙河镇驻地北,全村共444户,1568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450余人,占比接近1/3,是我国社会老龄化的一个缩影,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数量不断攀升,造成了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2017年10月,该村正式启动了“爱行礼运—互助宝”平台项目。通过组织志愿者团队,以邻里互助的公益方式帮扶老人,现已形成“一老多人帮,一呼随时助”的邻里互助格局。因此,团队本次将深入了解其运行机制和实践效果,寻求人力资源与积分换取之间的兑换关系,进一步为山东老龄工作及养老事业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淳朴友爱,助力乡村

  1月16日,团队来到了路旺原家村,通过走访当地村民,队员们了解到当前互助养老社区主要借助“爱行礼运公益养老平台”来运行,对于注册会员进行积分制管理,爱心使者通过帮扶扶助对象,获取积分,该积分可以在以后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换取相应的服务。该模式也得到了当地很多村民的认可,志愿者吕阿姨说,“好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帮助一个人,省事也不累,老人在一块很开心。干了2年多,我感觉我的身体比早前好了许多,平时运动得多了。”另外,村里十分注重村内老人的文化娱乐建设,采取聊天、观影等多种形式,努力丰富村内“空巢老人”的生活。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吕阿姨互助养老模式实行状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永胜 提供

  经过初步的了解后,团队来到了路旺原家村村委会,原书记详细介绍了“爱行礼运·互助养老”模式以及近两年来互助养老政策实行的情况。

图为原书记讲解爱行礼运·互助养老模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克鑫 提供

  目前,路旺原家村互助养老运行模式逐步得到完善。老人们需要陪伴聊天和家务料理,一声招呼,爱行礼运志愿者就去帮扶。邻里之间,谁家有忙不过来的事情,爱行礼运志愿者都去帮忙。智障老人、聋哑老人、五保户、空巢老人纳入邻里互助圈重点照料,以便对孤寡空巢老人保持天天问安,以防不测。这一切,不是一两天的应景活动,而是路旺原家村的持久常态。现在路旺原家村,空巢老人有人管了,孤寡老人有人养了,村集体的事情有人抢着干了,仁爱互助民风大行其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图为团队成员在路旺原家村发放调查问卷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金松 提供

  随后,团队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村民对当前养老模式的满意度以及尚存在的问题。

  经过两天的实地调查,团队深切感受到了,路旺原家村“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

 

  模式多样,成效显著

  近两年,路旺原家村互助养老已小有规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现已发展志愿者330名,组成7个邻里互助圈,帮助着52名需要特别帮助的失能老人和空巢高龄老人,免费帮扶老人达2000多人次。(2)现已较为完善地形成“一老多人帮,一呼随时助”的邻里互助格局。(3)初步探索出“问安探访”、“应急帮扶”、“空巢陪伴”、“家庭代餐点”、“党群组织融合”、“孝爱教育”等多种模式。(4)已取得较好的社会效应,相继被多家媒体报道,曾获得山东省家庭文化奖等。

  探索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对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难”,尤其是贫困群众“养老难”问题意义重大,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有效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各种基本生活需求,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营造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图为医路向前团队和村委会人员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柏鑫鑫 提供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