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银发助餐机构:不忘初心,关怀老人

  2022年8月1日,南审公管“友舍左邻巷子会”实践队响应号召,前往南京各区具有代表性的助餐食堂实地调研,了解南京社区食堂的运营情况。

  走近社区食堂,感受服务艰辛 

  八月的南京,蝉鸣聒噪,团队队员们手上提着香蕉、牛奶,饱含他们满满的关怀,来到调研地点——南京市鼓楼区益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团队到达时,工作人员正要顶着烈日出门为老人服务,团队抓紧时间对她进行了简单的访谈。

  团队了解到她是周围几个小区除了志愿者以外的唯一正式的工作人员,该养老服务中心拥有较全面的服务项目,通过与负责人的沟通团队了解到,南京市鼓楼区益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要服务的有不少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甚至是一些失独老人,负责人每次送餐上门都对老人进行慰问,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有时间了还和老人聊几句,让老人们感受到关怀。通过与负责人的交谈中可以看出,助餐服务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主体,始终坚持在养老服务的第一线。但服务人员的不足、志愿者人数的缺少是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探讨养老发展,关怀老年幸福 

  在南京市鼓楼区益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负责人进行交谈时,负责人提到如今助餐服务发展存在的许多问题。例如有些可以接受服务的老人会不愿意来社区食堂吃饭,怕自己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也怕消费太高给家里造成负担;再比如老人的境况也各有差别,像是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甚至是一些失独老人他们除了基本的助餐助洁服务之外,更需要的是心灵上的慰藉。

   

  关注老人需求,不忘服务初心 

  调研团队继续前往江宁东南雨花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雨花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之前调研的养老机构有些许不同。机构在餐食准备中没有提供荤菜,而是比较多的提供易消化易嚼烂的素菜以及适合老年人吃的水果,明显是专门为其服务的高龄老年人准备的,更具有针对性。反观其他少数助餐点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疾病的老人没有清晰的划分,助餐没有指向性。通过与负责人沟通发现,服务中心的餐食是不需要老人支付的,其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机构与社会各界慈善组织提供——民政局根据养老中心服务的老人数量给机构补贴;慈善组织不仅会捐助资金还会不时送来物资。这种三方合作的模式不仅减轻了老人家中负担,也为其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了范本。

  同时江宁东南雨花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比如很多老人第一次来养老中心时内心是很排斥的,也不愿意与工作人员交流表达。针对这种情况,养老服务中心准备了念诗、唱歌、跳舞这样的精神娱乐项目,也多多邀请年轻的志愿者来为老人服务、与老人交流,团队到达时,该养老中心的正在进行红歌表演,让老人感受到青春活力,晚年生活更有安全感、幸福感。

   

  机构对于老人的关注,在团队与老人们交谈的过程中同样可以窥见。这些老人有的身体健康、强健有力,与人交谈时笑声爽朗;有的身患慢性病,长年受疾病与药物的困扰,但从不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健康生活的向往。他们齐聚在这里,享受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吃顿饱餐、谈笑风生。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认识到养老助餐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当坚持初心,树立理想信念,坚持对中国老龄化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为中国养老事业作出贡献。(杨毓 王文莹 张雅琦)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