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因为一群青春洋溢的大孩子们,怀着梦想,去奔赴另一个未来青春战场。2021年7月12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阜阳“青春孝行”实践团队在阜阳市西湖镇迎水村马付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在江城芜湖到汝阴阜阳的五个小时的火车上,我思绪万千,心潮澎湃。作为一名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第一次以教师身份教书育人,一个以孝为灯、以梦为马的故事由此开始。
百善孝为先,以孝心点亮青春
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我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孝行团队”以“孝”为主题,活动紧紧围绕“孝”展开,而“孝”分“大孝”和“小孝”,引导学生孝敬父母长辈是“小孝”,在社会对国家进忠报国是“大孝”。如何传授孝文化便是我们此次支教活动的核心。
上课第一天,团队便以“孝”字的小篆字体结构由来为切入点,向孩子们讲授“孝”的具体内涵,分享孝心故事。孝是百行之源,孝是八德之首。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我们以团队自编教材《孝心读本》为纲,讲授有关“孝”的诗歌和孝心故事。身为支教团队的语文老师,从备课到上课,我深刻理解了什么叫“教学相长”,备课时,在把握古诗的基本知识点和主题的同时还要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上课效果和接受能力;上课时,在讲解古诗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随机应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支教其实不是我去教别人,而是别人来教我;有人说支教是去当老师,传授知识,是去教育他人的。或许真不是这样,初为人师,自己又懂多少教育知识,自己的知识储备又有多少,教学理念是否已经成熟,在我们一切未完全有条件教育别人的时候,我们又怎么敢说教育别人。我们只不过是用真心和努力去与学生共同进步。
图为课堂上学生上课状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雍佳怡 摄
我告诉孩子们,孝其实是一种爱,是子女对父母长辈的爱,也是公民对国家社会的爱,我们生而为人,都应该具备爱的能力,不要羞于表达爱意,大胆的告诉父母长辈“我爱你”,尽孝不仅仅是去做“帮妈妈洗脚”这种流于形式的事情,更是要发自内心的爱父母爱长辈爱国家。我能感受到这群孩子对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小老师们”的喜爱,就像我们给他们的青春留下了一抹亮色,而对于看到那一双双天真懵懂的眼睛、那一副副质朴纯净的脸颊的我来说,我的青春也仿佛他们被照亮。
百行梦为引,以梦想描绘未来
“谁能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这是在结束课程内容后,我们设想与孩子们开展的一场谈话的主题。彼时孩子们还很羞涩,没有大胆的说出梦想,我们便让他们以匿名小纸条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梦想。
“我想考大学,去北京,去清华北大!”
“我想当一名美术老师!像小万老师一样站上讲台!”
“我想跟明星一样漂亮,以后成名当大明星!”
……
图为孩子们记录梦想的纸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雍佳怡 摄
看到这一张张承载着梦想的纸条,我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思绪万千,我似乎觉得这是他们许下的承诺,有千斤重。曾经我也是那个在纸上写下梦想的女孩,我也想考入中国最好的大学,做全世界最漂亮的女孩,可伴随我的长大,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逐渐拉大,我一度认为这个梦想已经破碎,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去实现它,可是当看到这一张张“纸条”,仿佛又重拾信念,我面对着一群有伟大梦想的孩子,作为他们的老师,怎能抛弃自己的梦想而空谈梦想呢?
我坚信这群孩子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因为有梦想的人不会随波逐流,梦想会照亮山外的视野,会点亮他们的世界,这群乡村里的孩子终有一天也会走出乡村、实现梦想、继而回报乡村、回报祖国。
梦想是可以指引行动的。崇高的理想可以指“大行”,短期的目标可以引“小行”,在未来,将自己投入奉献社会,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身经历生活百态,体验世界万千,积累阅历与视野,收获触动和感悟!
现在,静下心来,扪心自问,“支教”有什么意义?最关键的是你要踏踏实实做好支教,真正能发挥出贡献,真正能看到支教的效果。如今许多人对短期支教抱有看法,认为短短十几二十天,能帮助孩子什么呢?的确我们或许教授不了他们多少知识,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带给他们希望,目标和方向。虽然一个支教者的作用有限,可支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影响,爱的传播。这种奉献的精神会影响着当地的孩子,当地的老师,当地的村民,还影响着身边的朋友。以后他们也许会将这种爱传播出去。(通讯员 蔡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