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怀瑾握瑜歙砚人,艰苦朴素秉千秋

  夏日的阳光炽热而耀眼,从绿化林中传来的蝉鸣不绝于耳。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我有幸参加了安徽师范大学文院赴黄山歙县“品歙雕、传匠心”调研实践团队,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徽州古城,与队员们一起体验那流传千年的歙砚雕刻文化,感受歙砚文化背后的工匠精神。

  7月14日,我们来到了抱素砚斋采访吴国水老师。刚踏进抱素砚斋时,就被那古色古香的摆件所震撼。同时让人觉得十分新奇的是,吴老师桌上的花盆是由碎瓦做成的。在之后的谈话中我们才知道,对于吴老师来说,这种花盆十分的美丽,在他眼里别具一格。初次见到吴老师时,根本不会将他与歙雕大师联系起来,只会觉得他十分接地气,正如他的号“抱素子”一般,朴素而又直爽。

  其行不俗,率性而为 

  正如方见尘大师所言,吴国水是他诸多得意弟子中最具个性的一位。与之前采访的几位老师的沉稳性子不同,吴国水老师更为率性自然,甚至可以说其拥有小孩子一般的纯真与活泼。尤其是当谈到他的作品时,他脸上的笑容如同小孩得到糖果一般的满足快乐,手上的动作也一直未停过,不断地为我们介绍着他雕刻的一方又一方的砚台。

  在谈话中,他也是直言直语,跟我们讲述了许多他年轻时候的事,特别是他谈到在与方见尘大师学习时,因为其他人雕刻不出来的砚台由他雕刻出来,最后还卖了一个好价钱时,他脸上洋溢着异常灿烂的笑容。同时,他怕我们不能理解一些砚雕方面的专用术语,还用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例子向我们解释。

  虽然与吴国水老师的相处仅仅只有两个小时,可却让我对他那率直的性格十分敬佩。吴老师并没有被困难、挫折打平棱角,而是依旧保持少年人的天真率直、一腔热血。他阅尽千帆,归来时仍像那不忘初心的少年;他经历尘世,心中依旧拥有着对歙砚的热爱。吴国水老师的率真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唯有摒弃功利性的思想,以一颗率性的心主导我们自己的人生,那人生之路似乎是意外的平坦通途。

图为吴国水老师向调研人员介绍砚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闪静雯 摄

  破茧成蝶,游于天际 

  在谈话中,当我们问到吴国水老师在创作中是否会遇到瓶颈时,他十分淡然的告诉我们“创作过程中肯定是会遇到的,而且不止一两次,但遇到难题不能退缩,要想办法克服它。你看我现在就是已经克服了自己,达到了一种人雕砚的状态。”说完便又露出他那标志性的笑容。从吴老师的笑容里,我们看到了守得云开见月明后的淡然与平静,但同时也是一种克服困难后的自信。

  鹰击长空,是因为它不畏惧悬崖的陡峭;鱼翔浅底,是因为它不畏惧深海的宽阔;而作为歙砚雕刻的传承人们,他们同样不畏惧雕刻中出现的困难与挫折,为了雕刻出一块完美的砚石,他们宁愿经受三年甚至五年的瓶颈时期,不断反复的修改设计图纸,只为做出自己心中最满意且最完美的作品。这便是他们给予我们青年人的精神食粮:不畏前行道路上的种种荆棘、坎坷、崎岖与磨难。坚如磐石,坚守信念,无所畏惧,无惧前路,以指尖触摸漫天繁星,云霄霁月。

图为吴国水老师正在接受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闪静雯 摄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生路上最难的不是开始,而是坚守,是不忘初心,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勇敢和敢于走到最后的魄力。吴国水老师因为兴趣而走上了歙砚雕刻的道路,同时因为热爱而坚持了下来。歙砚的销售情况近几年都在走下坡路,很多歙砚雕刻家都在与互联网合作,利用网上售卖的方式提高歙砚的销售量。但也正如吴老师所言“真正的好东西其实是无法用互联网来进行售卖的,歙砚是艺术品,仅仅从网上获得信息是无法对其价值进行评判的。”因此,包括吴国水老师在内的歙砚雕刻家们,依旧坚信着用最原始的方法售卖歙砚才能让歙砚本身的价值得以体现,但同时他们也并未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潮流,也将其与互联网相结合。

  他们在这两种模式下,将自己一生的热爱带给了全国各地的人们,也将中华文化中最为闪耀的部分传承下去。我想这更是工匠精神的另一层内涵,匠人们始终坚持本心,并以一种“慢”姿态劳作,但同时这种“慢”姿态也并未过时,因为它与创新精神相结合,才使得国家发展的血脉不断拥有新的力量注入。焠匠心之火,以创新打磨,方铸时代利刃。  ?

  以吴国水老师为代表的传承人,他们抱朴寡欲,抱素怀朴,以木心石腹之坚毅,造就赤胆忠心之匠心,以吹影镂尘之严谨,铸就克尽厥职之匠魂。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群传承人的坚守与努力下,才能再创一个又一个辉煌!(通讯员 闪静雯)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