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藏在烟火人间里的记忆

  2021年7月13日,西华师范大学东方红暑期实践队抵达了乐山市沙湾区轸溪镇永和村,寻访老党员、女干部陈旭枝,旨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记录红色故事。

  清晨伸开了双手,迅速拉开了蓝色的天幕。太阳爬上了山坳,把一切东西烘焙得更成熟了,原野上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焦味。

  这是我们团队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三天,连续的跋涉和熬夜,让实践队员们都已经有些许疲惫。坐在面包车上,队长将今日的工作日程安排好后,队员们有的开始闭目养神,有的为即将开始的采访做准备。

  望着一环一环的山峦在窗前飘过,远远近近,全是令人肃穆的、层次分明的、浓浓淡淡的绿,隐没在浓滞的阳光里,我不禁思绪万千。耳边,马达声、蝉鸣声、风声呼啸而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车程后,我们终于抵达了永和村党群服务中心。

  由于今日村委会在开党员会,我们就在办公室就地对来参加会议的老党员陈旭枝进行了采访。第一次见到老党员陈旭枝,她乐呵呵地招待着我们,询问着我们的学校和家乡地址,岁月已经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时光在她眼里荡起了波澜,今年她已经要八十一岁了,依旧精神抖索。

图为陈旭枝老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刚 摄

  今日我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守好主机位,这是我第一次独自摄像,不禁有点担忧不能做好。并且由于办公室空间狭小,机位不太好摆正,采访者的手或本子时常会进入画面,需要时刻看着镜头提醒。并且十多个人挤在一起,夏日炽热而令人眩晕的热气折腾着大家的神经。所幸的是其他队员也一直帮助着我,让我能站好这一班岗。

  在采访过程中,由于地域的不同,我其实不太能听懂乐山话,但是看着陈旭枝老人侃侃而谈,向队员们介绍着自己所经历的事,我深深感受到了老人经历的丰富。

  从1959年至1961年,三年的自然灾害导致了大饥荒,1941年出生的陈旭枝也经历了此次的“粮食关”。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经济都很困难,粮食紧缺,吃不饱也穿不暖,还要去干活,十几岁的陈旭枝只能去外边挖野菜来吃。相比于他们那个灾难年代,我们如今的生活已经幸福了很多很多,能吃饱能穿暖,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不用去干农活。十八岁的陈旭枝担心着自己能否在饥荒里活下去,十八岁的我们还生活在小康生活的象牙塔里。

图为西华师范大学东方红暑期实践队正在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刚 摄

  在采访过程中,看着健谈的老人,我突然意识到,对于历史的长河而言,我们都只是河里的一颗沙粒,亦或是一朵浪花,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堆砌成历史的河堤。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八十岁的陈旭枝陪伴着祖国经历了最初的贫穷,见证了祖国的成长与蓬勃发展。于我们而言,大饥荒、文化大革命只是教科书上的名词,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切切实实经历过的岁月。

  陈旭枝在旬月里来去,日子成了可以歌唱的旧事。从一个小姑娘再到一名为人民服务的老党员,时间停留在她身上的是干练,是经验。倾听着陈旭枝讲述她工作的事,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女干部、女党员,她不辞辛苦去距离家中两公里多的地方开会,她走家访户去宣传实行计划生育,她顶着烈日去修建公路,即便是退休后,依旧关心着党的事业,积极参与工作会议。

  陈旭枝老人在金牛村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村上选人大代表时,她的票数是最多的;在前年,区政府给她送了被套;今年,国家授予她“光荣在党五十年”的勋章。为众人抱薪者,众人是不会忘记的。

  采访结束后,我们乘车离去,窗外的蝉已经宁静下来,景色在镜外移动着,回忆着陈旭枝老人的模样,回忆着她说过的话,我想,她就是一个有回忆的人,她的回忆里有家国,有人民。(通讯员 胡远丽)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