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非遗之长征,路漫仍可期

  7月4日,我们江西财经大学星火国际燃之队一行人怀着满腔热血走进于都文化长征之路,领略于都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魅力与丰富外延。我们跟随着历史的脉络,深入非遗传承人居所,探寻于都非遗的发展,诉说非遗传承人内心的故事,于红军长征源头之地,探寻赣南于都客家独特非遗文化的传承长征路。

  茶篮载情,歌以传情 

  一方山水,一方文化。于都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故事的城市,于都客家的先民们在长期的茶山采茶劳作中,为消除疲劳或传递情感常常爱唱采茶歌,随着采茶歌的传唱,茶农们依据茶山劳动的动作,加上纸扎茶篮、扇子、手帕等进入民间灯彩的行列,发展成了如今载歌载舞的茶篮灯的歌舞形式。歌舞表演者身穿彩服,腰系彩带,手持纸扇,肩挑茶篮,载歌载舞,集体演绎江南采茶的民间传唱。

  我深受启发:文化是历史的反映,是历史发展的沉淀。像于都特色的客家古文化,正是于都先民独具特色生活的反映与传承,为守护这份历史的纯真,我们致力于挖掘其文化的纵向根源,探索文化发展的未来可能。

  为探索茶篮灯的历史溯源,我们跟随非遗传承记忆,来到了沙兴乡茶篮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宜茂老先生家中,郭老先生说道:“摘茶、做茶、看茶、称茶、送茶”等种茶步骤是贯穿茶篮灯全过程的重要要素,郭老先生虽然腿脚不便,但也热情地演唱,其热情可见一斑。我们了解到茶篮灯作为赣南独有采茶戏的发展,随日出而作,随日落而息,伴随其发展的是当地农民的生活,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客家地方风格,飘飞的彩带伴随着轻松愉快的江南小调,代表着乡村生活的慢节奏与轻快,深受当地客家人民的喜爱。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茶篮灯传承人郭宜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汪祖妍 摄

  我们从郭老先生那里得知,茶篮灯作为赣南客家独特的灯彩技艺,往往是在节日时集中广大村民表演。但在碎片化时代,随着现代化步调的快速前进,我们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在逐渐拉开,越来越多的人难以静心体会这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由此茶篮灯技艺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此郭老先生强调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的重要作用,在政策的支持下,郭老先生深入乡镇中小学校进行茶篮灯技艺的相关传授,合理引导青年兴趣方向,让传统技艺得以传承。

  古文记忆,戏曲流传 

  随着历史的脉络,我们来到了客家古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肖秋林老先生的身边,切身感受客家古文和布袋木偶戏的独特风采,我们都知道客家古文是赣南一种说唱民间曲艺艺术,“一人一台戏”,以客家方言为主,以“吹、拉、弹、唱”等方式来诉说属于古代客家的历史故事。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态势赋予传统客家古文新生,其故事也在讲述着当代的繁荣富强。

图为实践队在昭忠祠与客家古文传承人肖秋林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柏平 摄

  ?此时,我的脑海中不禁浮出一副美好的画面:一位身挂布袋,身背二胡的古稀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下乡宣传客家古文,用毕生精力传承历史记忆。肖老先生少时学习技艺,几十年的风雨打磨与坎坷不曾阻挡他创作的道路,他广收学徒,桃李满天下,致力于加大青年对客家古文的认识。肖老先生表示:只要青年一代有理想、有天赋、有毅力,客家古文就可以慢慢流传。同时他也表达了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逐渐忘记了传统的说与唱,也逐渐在淡化这一项传统的民俗,古文传承面临尴尬的现状。客家古文对演奏与说唱的技艺要求高,且无固定的唱本,伴随着较多的即兴发挥,学徒们难以短时间掌握灵活多变的演奏技巧,肖老先生坦言道“很不容易带”。尽管如此,肖秋林老先生依旧坚守古文舞台,在传承客家古文这条道路上发挥余热。

  古老情艺,焕发新生 

  古老传统的历史记忆历经时间风沙,辗转反侧而流传至今,传承非遗文化是时代的呼唤与要求。但在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席卷,淹没传统的记忆,同时也是传统重回大众视野的机遇,踏上了外面的世界,让更多人认识属于赣南独特的乡土风味。

  如今的非遗传承道阻且长,我们享受着新时代科技带来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与平台的多样化,同时,我们也在饱受这传统逐渐消失的痛苦。所以,我们一行人在实践期间也致力于将于都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新兴的传播方式相结合,以新方式讲好老一辈人的传统历史故事,将新鲜血液注入传统,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让经典与记忆流传不朽。

  “传承中国文化,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与此同时也深刻理解,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身处当下曾无数次与它们交汇,肩负未来,每个人都是非遗保护的参与者与践行者。在自豪与感动中,我们要自觉地敬畏,珍视,保护遗产,让民族情怀薪火相传。(通讯员 黄丽)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