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春泥守护 静候花满人间

  这个暑假,我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实践队支教分队来到安陆市陈店乡中心小学,开启了人生中第一次支教。即使出发的路途遇上大雨磅礴,数小时的车程和繁重的行李使我感到心力憔悴,但当车辆缓缓驶入校园,正是雨过天晴。疲惫的我呼吸上一口新鲜的空气,望着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校园,心中的不快已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洗涤干净。有了队友们的相互照应和校方老师的充分关怀,两天时间,我已适应了这里的日常生活。而教学,则充满了挑战。

  不管做什么,勇敢迈出第一步

  已在学校里学过师范生理论知识的我,缺的正是实践。第一天,面对着初次进班的学生们,站在讲台上的我十分束手无策。是该先自我介绍,还是端起严肃的姿态,让学生们安静下来?我选择了后者,结果却因为太紧张导致我的声音有些飘,话也说得不利索。我顿时觉得特别窘迫。但意外的是,正因为我的开口,学生们的目光都聚集在此,身体也逐渐端正起来。我想,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吧。有了第一次,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无论是向学生授课、做自我介绍还是回答问题,多尝试,熟能生巧。或许刚开始我的解答不够完美,我上课的声音不够响亮,我的课堂不是所有志愿者老师中上的最出色的,但我仍然认为,这对于一个喜欢待在舒适圈,不爱与人交流的我来说,是一小步,也是一大步。

图为舞蹈课上学生们随着志愿者老师的动作欢快起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锦程 摄 

  教育,不是泯灭个性,而是发展多样性

  当我还小时,曾听过老师说这样一句话,“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其实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们。”那时,我并不懂,而现在我却深有体会。每每上课,总有那么几个孩子,要么坐得不太“规矩”,要么字写得不太“规矩”。总之,在群体里他们的行为总是显得格外突出,让我总是忍不住去瞟他们有没有坐端正,有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完成任务。如此一来,怎能不叫人印象深刻呢?

  后来,我对这些孩子们的行为进行了反思。我们所说的“规矩”,又到底是什么?世上本没有“好学生应该是……”的定义,我只不过是想学生成为我心中“理想”的样子,可孩子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木偶。他们有拥有不同性格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法阻挡。想到这里,我不再纠结于学生们是不是各个都两只手相叠放在桌子上;不再纠结于美术课上孩子们是不是完全照着我的示范绘画,相反,我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放飞他们的奇思妙想。

图为志愿者老师们组织学生们在教学楼前进行游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锦程 摄

  教育,需要用爱浇灌

  还有一部分的学生,他们很活泼,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总能在人群中第一个看到他的身影。上课时,他们喜欢做出小动作,当我们志愿者点名制止时,这些学生眼中居然先是露出一丝兴奋的光亮,再低下头。刚开始,我对这种现象疑惑不解,但随着支教的展开,我们志愿者对一些学生进行了家访。在家访中,我找到了答案。这些“活泼”的孩子,多半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工作,爷爷奶奶平时也因为农事没有太多时间照顾他们。于是,缺少关注的他们在学校里表现得异常活跃,他们在同学的眼中找关爱,在老师的眼中找关注。有些孩子可能成绩没那么好,无法听到老师对他们进行称赞,于是选择另辟蹊径。

  对此,我首先认为,在不触碰法律与道德边界的前提下,人想要获得关注,不是一件坏事。面对这些缺少关爱的孩子们,我们志愿者需要有更多的耐心与真情去关照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弥补性格中的缺陷。

  我想,支教者的使命,不是去培养一个又一个做题机器,更不是去创造一个又一个考试神话;而是从内到外的,给这些乡村学子们温暖,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教会他们爱的真谛。(通讯员 肖锦程)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