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我有幸跟随山东大学调研团队来到了西峡县托养中心进行参观学习。这一次的实地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让我看到了当地养老扶持政策下的民生福祉,更让我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意义有了更深的体会。
走进托养中心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满院的绿化植物,院子里葡萄藤在木头回廊上攀爬,一畦畦菜地整齐精巧。绿树红墙,格外沁人。一路走来,我们遇见了许多院里的老人,他们有的聚在一块闲谈,有的组桌玩起了娱乐游戏,大部分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意,这一幅温馨的画面实在令人动容。在和老人们的交谈中,我们得知院子里那些成畦成行的菜地,正是托养中心内的老人们用一双双手、一点一滴的努力换来的,看着园子里荡漾的春意和老人们引以为豪的神情,我仿佛又能看到他们年轻时劳作的身影。辛勤了大半辈子,还是放不下那一亩田地,朴实、勤恳,已然成为他们骨子里不可泯灭的精神,而这又何尝不是中国劳动人民内心的真实写照呢?
图为实践队在与托养中心内的老人进行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琳 供图
在团委老师和院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托养中心内的各样功能室,从医务室、心理咨询室、康复训练中心,到放映展厅、理发室等等,应有尽有。这里还有专业的照料服务团队进行一天24小时全方位照料,不仅安排了丰富且营养均衡的饮食,还会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为老人们提供多样的活动。入住的托养对象可以享受到亲如家人的照料,很多院民说,这里就是他们的一个“新家”。齐全的设施、悉心的照料以及优美的环境,为这里的老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身心慰藉。我听着随行的老师向我们娓娓道来院里老人们来到托养中心前后的故事,一字一句间,展露的不仅仅是老人们从无助无望到逐渐适应、健康安逸的点滴转变,更是党和政府对老年福祉的重视与支持。他们也曾为社会发展奉献过自己哪怕微如星芒的力量,而今幸福的晚年即是社会对他们最大的回报与祝福。
图为团委老师向实践队介绍托养中心的现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琳 供图
托养中心目前的主要入住对象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失能、半失能、重病、残疾人员,在这里,他们能够得到最全面的照料和护理,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中得以安享晚年的闲适。托养中心的背后,展现的是一方政府和国家对社会福利的重视——一个富强的国度,一个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的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源源不断地培养富有生命力与创造力的青年人,更应做好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只有解决了背后老年群体的福祉问题,减轻每一个家庭背后的隐藏负担,年轻一代才能更无所顾虑地奋勇向前,才能更有动力地投身于祖国伟大事业的建设之中去。构建和谐社会,打造老年福祉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
在和团委老师的交谈中,我们还了解到,目前西峡县托养中心仍然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人才的吸引。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大城市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大多数的年轻人为了更好支撑家庭负担,选择外出打工赚钱,即使回到家乡,从事养老方面工作的人力资源依然缺乏。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动力,时代的建设离不开人才的参与。同理,养老事业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并为社会创造精神与物质财富,人才的支撑不可或缺。言至于此,我恍然大悟,这不正与我们来到这里进行调研的目的相一致吗?即是运用自身所学之本领,尽其所能的,投之于人民建设事业中去。我想,这不仅仅是我们这一小队的责任,也应是所有新时代学子们、青年们的共识——我们有幸触碰这个科技井喷,产业升级的新世界,也应当自觉地契合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期待,摸准时代脉搏,发挥自己的带头模范作用,时时刻刻汲取新的知识投身于建设新事业,服务于人民的伟大浪潮之中。
西峡县托养中心的标语写道:“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幸福一群人。”这既是他们时刻遵守的宗旨,也是对未来的我们殷切的嘱托,即是务必要发扬青年创造精神、奋斗精神,着力破解农村老年人“谁来养”“怎么养”的问题,以老年人群体之福祉助力打造幸福之中国。(通讯员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