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让文化“说话”,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作用势在必行。如何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展现出长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成为这次社会实践所要探索的最大问题。报告将就这个问题,结合实践,进行一点讨论。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宣讲、现象。
一、引言:
本次实践以“文化会说话”为主题,实地实践从7月16日开始,到7月20日结束,历时5天。为了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广大市民,让广大市民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中更好地生活,笔者选择了成都市人民公园、望江公园、浣花溪公园等人流聚集的地方,通过宣讲、交流、游戏、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向市民、游客宣讲了传统文化。为了延续此次活动取得的良好效果,实践小组又采取了微信公众号推文的方式,用五期推文展现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小道理。通过这次实践,能够促进普通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激发文化自信,倡导文明新风,意义深远,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实践基本内容:
(一)实践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长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同年3月,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正式启动。2017年5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传承发扬“天府文化”。这一系列的举措,凸显出在当今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季羡林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执着地提出有关中华文化复兴的论述,其著名的关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在今天看来,有着惊人的预言性:中国历史性的崛起正在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国的精神和思想的发扬光大也可看到现实的前景了。
除此之外,在今天西方文化冲击中华文化体系的背景下,“国学热”应该何去何从。汤一介先生在其学术自述中提出:“在一定的背景下提倡国学,即在全球意识观照下提倡国学”。这些都是本次实践的大背景。
(二)实践流程与实践内容:
本次实践分为准备期、实践期、推广期和总结反思期。
准备期中,实践小组首先制订出宣讲计划、准备宣讲的文字材料;其次,小组成员还联系了专业指导老师,对本次宣讲做出专业指导,提高专业性;再次,小组成员分头对宣讲地点的人流量、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做了摸底调查;最后,实践小组还得到了学院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对本次实践做出了各项准备。
实践期中,实践小组在5天时间内,分别赶赴人民公园、望江公园、浣花溪公园等人流量大且文化底蕴强的地方,进行了文化宣讲。宣讲对象主要是各大公园的成都本市居民和外地游客,涵盖了老人、儿童、青年、中年等各个年龄阶段的居民,总计326人次,分发资料350份。在人民公园(原少城公园),实践小组主要宣讲了儒、释、道三家文化对成都文化精神的影响,以及结合人民公园正在举行的“荷花展”,进行的中国“荷花”文化的宣讲;在望江公园,实践小组主要结合望江公园的历史背景和“多竹”的特点,宣传了“薛涛诗”、“薛涛笺”和中国“竹”文化;在浣花溪公园,实践小组结合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背景,通过宣讲、表演、游戏的方式,进行了杜甫文化、草堂文化以及唐诗文化的宣讲。同时,实践小组还将成都“创新创造、友善公益、乐观包容、优雅时尚”的“天府文化”融入宣讲之中,取得不错的反响。
推广期中,实践小组决定借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刊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六号房文学刊”继续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并且经过讨论,制作了五期“文化会说话”系列主题宣传推文,分别取名为“偶像的力量”、“生与死的距离”、“桃之夭夭”、“问世间情是何物”和“传说的力量”,并定于7月25日、8月1日、8月8日、8月15日、8月22日定时推送。
总结反思期中,实践小组对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反思,也运用专业知识对实践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实践小组每位成员各自阐发了自己从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启示和感悟,并形成了实践报告。
(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运用:
在本次实践中,主要运用到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知识。北宋的张载在《张子语录》中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此在宣讲材料和微信推文的制作中,实践小组运用到了《国学经典导论》、《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课程的专业知识,从中挖掘出了“杜甫文化”、“薛涛文化”等文化内涵,并将其与时代背景和实践具体环境相结合,把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到了普通市民和游客中间。
三、实践中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一)宣讲过程中,青年一代参与度低。
现象描述:在宣讲过程中,实践团队发现,老人参与度比较高。相比之下,青年人参与度非常低,交流中更是几乎“零交流”。
现象分析:首先,在时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受西方文化冲击比较大。对此,北京学者郑茜作出过这样的解读:在西方文化不可置疑的优越性前,中华文化进行了一百年的严厉自剖。民族自卑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陈寅恪先生也曾预言: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华文化全盘否定的激情方式,将对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埋下深层隐患。所以,青年一代对中华文化的血脉联系在冲击中渐渐变淡了;其次,由于青年一代看待传统文化,往往采取一种“仰视”的视角,在无形中,已经产生了一种割裂的现象;而且,传统文化往往与“文言文”息息相关,而青年人在失去“文言”语境的情况下,早已对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总之,青年人对传统文化“漠不关心”的态度,有其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策:采用青年人喜欢的方式,比如小视频、表演、影视等方式,在趣味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借助文化潜移默化的特点,循序渐进,改变部分青年对中华文化的看法,建立起文化自尊、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另外,学校、家庭对青年人的影响极大,应加强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倡导家庭传统文化教育,诸如家风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等。
(二)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手段较为单一,趣味性欠缺。
现象描述:传统文化的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往往集中于学校里的课堂教育,而且由于传统文化理论具有抽象性,不适宜在普通人群里传播。
现象分析:由于特定的历史因素影响,传统文化好像已经进入了“博物馆时期”,被人们抽离于生活之外,只是起到了供奉的作用,其实大部分普通民众对传统文化是不了解的。而且,一些科学主义、实用主义的观点掩盖了传统文化的美。人们并不能依靠传统文化寻找到某些对工商管理、经济、公关等有用的技巧和方法,所以人们往往不想在传统文化上浪费时间,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低迷。正因为如此,文化产业也不会在这个方面大做文章,使传统文化在普通市民层面毫无趣味性可言,乃至于越走越远。
对策:在传播传统文化时,应该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和老师团队,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传播。比如,将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美术与影视等专业的学生组织在一起,由汉语言文学的学生确定传播内容、广播电视学的学生拍摄相应的视频、网络与新媒体的同学针对传媒特点在网上传播、美术与影视学的学生制作一些趣味视频、插图,这样的话,就大大丰富了传播形式,而且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保障了传播的多样性,同时也搭上了互联网这个传播的“便车”。而且,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应该局限在学校和城市内,应该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走向社区、走向农村、走向广大社会。再有,就是传播时,可以结合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把一些传统文化的故事编排成戏剧,让大家在戏剧中感知传统文化,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吸引群众的目光,让大家参与进来。
(三)传播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人持有坚决拥护传统文化而激烈反对外来文化的偏激情绪。
现象描述:在“国学热”的进程中,一些人往往会因为一种极端的爱国主义情绪,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
现象分析:一方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埋藏在人们心底的极端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另一方面,西学是一种强势文化。北京大学的汤一介教授就曾指出:“西学的传入与印度文化的传入不一样,印度文化是和平传入,西学带着武力,依靠船坚炮利传入。”正因为如此,人们也会在强势传入中,产生抵抗情绪。其实这种现象有极大的害处。20世纪90年代,针对英国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文化冲突论”,汤一介先生就曾提出了“和而不同”。他主张未来世界的潮流是文明的融合,而非冲突。
对策: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在相应的背景下提倡优秀传统文化,要在全球意识观下提倡传统文化,千万不要散播极端言论,传播者一定要多思考文化中的“普遍价值”的问题。
(四)传播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现象分析:现阶段,中国出现了一种有故事却没办法讲出来的窘况,“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象分析:从“故事”的涵义上来讲,“故”是“旧、过去”的意思,而“故事”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即历史的意思。“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讲好中国故事,能展现出高超的思想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但中国故事往往没有被讲述好,比如美国制作的《功夫熊猫》系列,蕴含了大量中国元素,但中国本土制作的影片却难以引起如此的反响,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巨大瓶颈。
对策: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实践小组认为,可以参考“百家讲坛”的形式。首先要注意“共鸣”,传统文化并不只属于文化精英。传统文化本身就已经具有平民化与草根性的特点,传播传统文化时,应该注重和社会环境相结合,加入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将经典倡导的精神与现代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孔庄思想对普通受众不再遥不可及,把经典内容引向普通民众切身关注的实际问题;其次要注意“简单”,传统文化通俗化是一条重要途径,结合现代传媒的特点,引入一些网络用语,让传统文化更加通俗、更加幽默。
以上只是实践小组在进行传统文化宣讲中所遇到想到的一些问题,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育其实还有很多问题,这里也不再一一例举,而且实践小组也不具有解决所有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文化界、教育界更加深入的探讨。
四、实践收获与体会:
传统文化的宣讲过程是一个学习交流的过程。在整个实践中,实践小组重温了专业知识,查阅了《世说新语》、《本事诗》等古籍,学习了一系列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对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认识得更加深刻,收获颇丰。而且,在与本市居民和游客的交流中,实践小组成员也在不同程度上学到了一些以往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成都的一些世风民情。
传统文化的宣讲过程也是一个锻炼能力的过程。宣讲的特性决定了宣讲中需要比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本次实践是一次锻炼小组成员口语沟通的能力;在准备阶段,收集材料、整理材料也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同时也提高了小组成员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在推广阶段,小组成员学会了排版、编辑和制作微信,提高了小组成员的传媒运用能力;在总结反思阶段,也锻炼了实践小组团结协作和书写报告的能力。
传统文化的宣讲过程还是一个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过程。在宣讲中,实践小组明显培养出一种责任与担当的意识。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指出:“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知今不知古,谓之陆沉”。“文”与“化”最早出现在《易·贲·传》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而且还专门提出了“以文德化人”的概念,汉语言文学专业乃至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有责任与担当的意识,应该对文化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而且,也更加明白了经典对人生的作用。郦波教授在《唐诗简史》中说:“所谓经典,就是可以把它融进血脉里、骨子里,随着人生的成长,就像造血干细胞,可以在漫长的一生中不停地为我们提供滋养。”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对自己的一生都受用无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整个实践给每位小组成员提供了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等格言,都道出了这一道理。
五、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统文化的宣讲,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笔者一定也会继续做下去。这里要特别感谢唐婷老师的专业指导,感谢学院以及学院各位老师的鼎力支持,也要感谢学院文学刊提供的微信公众号平台!由于水平所限,本报告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