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深入了解跨境民族生活 镜头记录民族文化韵味

  中国青年网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3月21日电(通讯员张志慧)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喜迎团的十八大召开,2018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2018年7月1日至7月7日,艺术与传媒学院社会服务志愿者赶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开展以“觅丝路边民情,传青春中国梦”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15名师生组成的艺传院社会实践服务团以青春的名义深入基层,体察国情民意,锻炼品性情怀,培育践行和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艺传青年风采。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发挥艺术与传媒学院的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他们肩负着寻觅丝路边民风情,寻找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的任务,并用镜头将这些宝贵的财富记录下来。

图为队员们在中缅边境打洛镇政府门前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志慧 提供

  走进边境生活,考察边民文化

  了解境外信息对跨境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是保证各民族团结,掌握民心所向,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为了充分了解边境民众的生活状况以及当地的风俗文化,队员们走访勐海县打落村多个傣族村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调研活动,实地考察边民同胞受境外信息影响程度,客观分析当今时代信息交融的状况。在走访村子的过程当中,我们还很幸运地遇到了昆工的校友,大学水平在这个小村子显得异常突出。很多问题都可以很明确的给出我们想要的答案。当我们问道是否会有收听境外广播的现象存在。同学说因为他本身长期在昆明上课可能在这方面关注不多但是他的父母祖父经常看一些关于缅甸泰国老挝的信息。一般会通过一个音乐点播节目,有互动性的点播节目,收听泰国歌曲。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在我们的版纳一些区域还是存在可以收听外界信息的传播途径只是可能有些人因为文化低,他们无法找到这种途径,但是这种途径的存在面还是比较广泛,因为在前一天的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部分人可以通过网络进入外国网站。

  在对这个大学生的采访中最有用的信息应该是大部分人对于境外传播和境内传播的边界认识模糊,内容可能产生的影响也没有准确的概念。也是在另一方面,验证了这些边民他们可能被影响的概率更大。也就是说,在这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率普及低的地区,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停留在小学,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境外信息传播更便捷的通道。

  “记”承傣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入地阐述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资源意义,并希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将其发扬光大。所以志愿者紧随党的步伐,为了了解当地的文化风情,寻找将要消失的民族文化,队员们去追寻傣锦,傣纸,贝叶经这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傣族文化,并用镜头将其记录了下来。

  作为志愿者我们肯定要学习制作傣纸。看到一旁姐姐耐心熟练的折傣纸盒子。我上前询问可不可以让我参与制作,姐姐就耐心的教我折纸的方法。看似简单其实不易。要用溶胶固定,胶水温度达到150度。

  最后是对于傣纸合作社负责人的采访。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了傣纸的制作工艺需要5大工序11个步骤才能完成。从捣浆到滤水再到晒干然后最后打磨,全部过程都是由村民们手工完成的。也就是每一张薄薄的纸的背后都是村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我们一边走一边看着家家户户院子里晾的纸,然后来到一棵树旁,姐姐停下脚步说:“这就是制作傣纸的原料了,它叫构树,构树粗生野长,生命力特强,极易繁殖,今年砍掉的树皮,来年就会长出新的,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对于傣纸原材料生长地热带雨林的保护,就变得至关重要。我们还了解到在传承中华文化和适应商业市场中 ,传承人是如何平衡好这两者看似冲突实际可以互相促进的因素。最后真的很感叹劳动人民的辛苦,在这个机器化生产的大时代,劳动人民靠着自己的双手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坐着不可忽视的努力和奉献。

  凝聚民族情谊,弘扬现代文明

  艺术与传媒学院社会实践团队紧紧跟随团中央“返乡开展、就近施教”的实践原则,深入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欠发达地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战略需要,通过开展普通话口语培训、普通话标准宣讲、阅读写作训练、语言文字游戏设计等形式,提高贫困落后地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壮年劳动者和青少年儿童的普通话水平。在队员教授一段简单的绕口令的时候,下面的同学表现得非常积极。时不时的和我们产生互动,我们能够看出,他们的普通话虽然不是很标准,但是他们非常愿意去学习。其中有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不知是故意还是如何,总是故意念错,使得那一句话听起来非常变扭,引的全班哄堂大笑。我们在一旁拍摄的时候也忍不住笑出了声。然而台上的志愿者老师却严肃起来,告诉那个孩子上课可以放松,但是要注意课堂纪律,不能扰乱秩序。最后那个孩子被教育之后收敛很多,并且能够很好的念出那一段绕口令。学习完之后,我们进行了短暂的休息便开始下一堂课。这堂课要教小朋友画画。和以往不同的是,负责上美术课的志愿者是设计专业的学生,所以不会像一般的老师一样,画一个东西让他们模仿,而是给了一个“梦想中的房子”的主题,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所以最后每一位孩子的作品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是最好的,我们也鼓励他们上讲台去讲讲自己的想法,起初他们还害羞,但是那个最调皮大胆的孩子上去后,下面的同学也都纷纷上去。看到他们脸上天真的笑脸,我们都被感染了。为了记录他们的纯真,我们为他们拍了合照。回看照片,在这之中,有的孩子很调皮,有的很腼腆,有的很机灵,有的性子很慢,似乎有一刻我们突然觉得这些孩子的童年和我们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经济条件、教学环境可能会落后。队员们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滋味,但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图为队员正在进行问卷调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志慧 提供

图为队员在学习贝叶经的最后刷墨工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志慧 提供

图为队员们在边境小学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志慧 提供

  扬志愿新精神,传青春正力量

  在艺传院此次“三下乡”“觅丝路边民情,传青春中国梦”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中,我院志愿者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联络当地政府,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宣传。此次三下乡是艺术与传媒学院与西双版纳自治州政府的一次主动接触与合作,也是艺术与传媒学院利用专业能力大范围对一个地方进行长时间的拍摄纪录。 整个活动中,队员们迎着烈日、顶着风雨四处走访调研,依托专业优势制作纪录片进行宣传,积极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客服语言等多方面障碍顺利完成调研任务。本次活动达到了队员们预期的效果和目标,不仅完成了“觅丝路边民情,传青春中国梦”为主题的传播和弘扬少数民族傣族传统文化的纪录片、“三下乡”花絮的拍摄剪辑,为国家战略方针“一带一 路”提供文字调研和影像纪录资料,同时多家媒体还对艺传院此次志愿活动进行了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影响力。

  在本次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中, 艺术与传媒学院社会 实践服务团以青春的名义深入基层,体察国情民意,记录优秀文化,锻炼品性情怀,培育践行和弘扬传播社会正能量。

责任编辑:聂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