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安徽师大学子连续6年接力支教:归雁反哺,丹心筑梦

  中国青年网宣城7月14日电(通讯员 孙晓瑜)“我想这传承是岁岁年年。”2022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跨越山水,再次出发,走进宣城市泾县稼祥中学,以教育唤醒求知的灵魂,在饱含希望的田野上,为留守儿童送去爱与温暖,用心续写师大与稼祥的故事。据悉,今年是该团队在泾县开展支教的第6年。 

  反哺家乡助振兴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6年前,叶智烜从泾县稼祥中学毕业;6年后,他加入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重返初中母校,望以绵薄之力为母校奉献青春。叶智烜在加入该团队时曾说:“愿做一根小火柴,照亮更多孩子黑夜里前行的路。”

图为队员叶智烜初中毕业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智烜 提供

  征途在前,不忘来处,心怀感恩,砥砺前行。叶智烜和支教队员们在活动中,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孩子们讲好党的历史、团的故事,开展“青年说思政”系列课程,从红色精神谱系中立心铸魂,从时代楷模身上体悟道德风范,理想与信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在特色课程上,叶智烜通过电影鉴赏,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图为队员叶智烜给孩子们上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雪洁 提供

  代代相传守初心 

  微光成炬,薪火赓续。今年团队的指导老师茆蕾与稼祥中学也有着不解之缘。2018年,大二的她,作为文学院赴泾县暑期调研团队的队长带领队员们来到这里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用青春守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将师大学子担当责任、志愿奉献的身影印刻在了稼祥中学的课堂上。

图为茆蕾2018年支教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茆蕾 提供

  2022年,茆蕾再次有机会担任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为团队实践前期策划到后期实施提供经验帮助。时间未曾改变她的赤子初心,从队长到指导老师,她坚守一颗初心,代代薪火相传,心系团队情怀,她在工作日记中写道:“重返泾县,坚守初心,成长于团队,重返到团队,孩子们身上洋溢的笑容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也是我们志愿服务代代传承、永不言弃的最大动力。”

  队长孙晓瑜表示:“安徽师范大学与泾县稼祥中学之间的缘分由来已久,情谊深厚。能够来到泾县守护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深感荣幸,愿让青春的汗水继续挥洒在泾县炙热的土地上!”

图为2022年团队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正 提供

  始终不渝担使命 

  据了解,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已经在泾县走过了5年的岁月,今年已是第6年,团队自发接过历届团队手中的接力棒,传承根脉,面向未来,创新“老+新”模式。团队队员陈歆滢和黄其宇也已经与稼祥中学续写了两年的故事,岁岁年年的传承从来不只是口头说说,而是用真心、用行动去践行。

  孩子们在信中写下:“哥哥姐姐,希望你们明年还来教我们!”队员们在给孩子们的回信中写道:“你们要好好学习,明年我们来检查哦。”在一封封手写的回信中,队员和孩子们心心相印,不言中搭建起了信任的桥梁。 

  “我们有幸见证了孩子们这场含苞待放的青春,我们是孩子们的老师,孩子们更是我们的老师,他们身上那份独特的纯真与勇敢,我们将永远记得。这份传承绝不是夏日限定,而是来日方长” 队长孙晓瑜感慨道。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