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成大学子探访多彩贵州 赓续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成都7月13日电(通讯员 李杭燚)6月25日至6月26日,成都大学“红”动贵州·探忆峥嵘实践队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进行实践。

  走进凯里烈士陵园,歌颂革命英魂荣光

  金泉湖旁的凯里市烈士陵园里,81副英雄忠骨在此长眠,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诉说着他们的故事,微风中的青松和烈士们的英魂共同见证着今日中华的崛起。6月25日,实践队前往凯里市烈士陵园,祭拜烈士英魂,追忆烈士峥嵘。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首先来到了烈士陵园的陈列室。序厅左右两侧的墙壁上,分别刻着《长征》和《到韶山》,烈士陵园负责人提及序厅毛主席的两首诗时表示,之所以在序厅刻画这两首诗,是因为它们所涵盖的精神,正代表着诸多烈士在为建立新中国的革命中、建设新中国的奋斗中而牺牲的信念。

  走进一号红色记忆展馆,这里陈列着数位在黔东南牺牲的革命烈士的遗物,泛黄的老照片讲述着他们的故事。讲解员谭碧云在接受通讯员采访时提到,讲解的那么多故事中,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顾希均烈士的故事。1921年出生在凯里的顾希均,担任贵阳《力报》总编时,利用《力报》揭露反动统治。不幸的是,顾希均被特务抓入黑色牢房中进行严苛拷问,然而,惨烈的毒打,精神的折磨,都没有让他低下头,当他在狱中得知贵阳解放的消息时,怀着激动的心情托狱友给妻子带去一封家书,在信中,他写道“现在已经是黎明前,天快亮了,我们将在胜利的阳光下,带着我们的东儿在河滨公园、南明湖畔欢乐地散步。”1949年,年仅28岁的顾希均被杀害于贵阳马家坡,年迈的父亲将他的遗体背回家中,妻儿再也没能等到与他的团聚。??

图为实践队员为烈士献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杭燚 供图

  随着讲解进入尾声,实践队深入了解了不同时期烈士们的故事,并为烈士们献上鲜花,以示悼念。在讲解结束后和谭碧云同志的访谈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她刚到烈士陵园工作三个月,面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让她对烈士们的感激之情更加深厚。同时,实践队员也了解到,凯里市各大中小学都会组织学生在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祭拜。谭碧云同志认为,像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铭记烈士们的精神,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实践队员黄怡走出烈士陵园后,感触颇深:“有很多在陵园里安葬的烈士,都和顾希均一样,有着坚定的革命意志,他们身上的革命精神是我们要去传承和发扬的。”

  探寻中共凯里革命旧址,感悟红色革命斗争精神 

  始建于民国时期的李家祠堂,距今百年历史,抬梁式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的庑殿顶建筑今天依旧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小小的一间祠堂,开启和见证了凯里乃至黔东南地区革命工作的新篇章和光辉历史。

  6月26日,实践队员来到中共凯里革命旧址——李家祠堂,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探寻这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1934年,中央红军进入贵州,推动贵州的革命运动和配合中共中央工作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以林青任书记,邓止戈、秦天真、刘茂隆为委员的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因719事件爆发,为保留革命火种,李光庭等人来到较为偏僻的凯里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李光庭、李长青、喻雷、王毅四个青年,根据省工委指示精神,在李长青家楼上举行秘密会议,中共凯里小组就此成立。1949年,在凯里党小组的努力下,炉山(凯里市)、麻江、台县和平解放,李光庭等人在凯里坚持革命20年之久,活动遍布贵州全境,为贵州的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作为凯里党小组成立之地的李家祠堂,也成为了市级文物单位,供人们参观学习。????

图为曾启明同志为实践队进行讲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杭燚 供图

  讲解员曾启明表示,从1991年李家祠堂成为市级文物单位后,他就在这里工作,这里之前没有专门的讲解员,当地民众对这段历史也不了解,后来他决定翻阅学习凯里历史,为来到李家祠堂的民众进行讲解。谈及当讲解员的工作感受,曾启明用“幸福”二字回答,他说:“作为讲解员是我传播凯里红色基因的方式之一,我们不能将这段历史忘记,所以我必须为大家做讲解,我也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播凯里红色文化的行列中来。”

  红动贵州,探忆峥嵘 

  实践队员符诗晨在实践结束时表示,尽管自己就是凯里市人,从小在这里长大,但很少有机会去如此深入地了解凯里的红色革命历史,这次的实践活动,让她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新的认识,贵州的革命火种在凯里燃烧起来,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和传承。

  历时两天,“红”动贵州·探忆峥嵘实践队在贵州的实践告一段落,成员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红色凯里带给他们的震撼和感动,会一直铭记,在多彩贵州的红色精神也会一直指引他们前行。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