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熙城风华不减,星汉灿烂若现

  见字如面,睹物思人。如果说信是彼此情感传递的载体,那么形形色色的“文化”便是今人得以跨越千载的岁月,窥探历史长河的唯一媒介。为更好的触摸历史的厚重与温度,发掘传统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价值与思考。2022年1月23日至24日,作为“ichem-惟石能言队”队一员的我在家乡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

  在这两天的非遗之旅开始前,我通过各种途径有幸电话邀约到莱州面塑省级非遗传承人孟昭泰老师,并于23日在其出资投建的投建的莱州市昭泰面塑艺术博物馆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并于次日前往莱州太极拳之乡——前武官村拜访吴式太极拳传承人修良老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历史的缩影,记载着中华民族灿若星河的悠久文化。它不仅有着历史的厚重,更有着情感的温度。就拿面塑来说,民以食为天。在莱州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佳节婚娶少不了面塑的身影,它常常寄托着对未来的期盼与祝福,对当下的知足与常乐。后续通过与两位老师的交谈以及随着参观的进行,藏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逐渐浮出水面,我的内心不禁涌似起一股自豪之情。

  后续在与孟昭泰老师的交谈中,我了解到面塑的传承也与时下流行的直播带货关联了起来。“我们的面塑曾去过南澳洲,国家会议中心一带一路、上海进博会我也去过,直播带货我们也搞了起来”孟老师对于如何让更多的人乃至世界了解面塑如是说道,“我做的不多,莱州面塑能走出去依赖的是人民的信赖与支持”。其实无论是直播带货、品牌建设还是文创周边,就如同每个人需要了解和思考自身所处的世界,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也需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新兴媒介的涌现加速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碰撞,让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文化增添了些许烟火气,同时逐渐拉近了其与普罗大众的距离,让人们在接触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发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传统文化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更非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正如泰戈尔所言“古老的种子,她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同样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大众传播的载体。

  我们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不是因为它们行将消失,也不是因为它们即将摧毁,无论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面塑还是蕴含着中庸思想的吴式太极拳,这些传统文化的背后记载着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滋养和智慧力量,是指引当代中国人民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提到传统文化很少有哪个民族向我们这样,汉唐典籍、曲艺舞蹈、中药针灸、曲艺杂耍等不胜枚举。它们积淀了中华千载的优秀文化,荟萃了熠熠生辉的文化传承,连缀出一条绵亘千年的浩瀚文化河流。而从这里孕育繁衍出的我们,从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文化的发展也不应拉下脚步。一味的空谈保护,让传统文化成为触不可及的“天上星”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是阻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黑手”。挖掘传统文化背后的价值,让其搭乘时代发展的快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我们也要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让它在焕发生机的同时更加的“接地气”,毕竟近些年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旅游文化和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从这一点出发,将传统文化进行物质化、经济化的举措不失为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推动力。传统文化的发展拉动当地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反过来又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当然传统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仍在探索琢磨阶段,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也需要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纸上谈兵,不可一撮而就。从实际着手,以往过往的经验为辅,在挫折中总结教训,在对比中更新进步。一个民族的自卑与自大都源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更好地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所蕴藏的思想内涵或许是身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在当下首要去做的。(通讯员 于昕)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