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一开始,我就一直怀揣着支教梦,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终于,在大二末,赶上了“三下乡”的这列车,成功成为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色?丝路”教育关爱服务团的一员。
我和新疆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大一时我参加了与新疆小朋友通信的飞羽信件志愿活动,和新疆小朋友定期交流,解答疑惑,倾听她的理想,让她了解外面的世界;这次我很有缘分地成为了新疆七班的班主任,带着八十多个来自新疆不同地方的孩子,进行为期十天的线上课程。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班主任小白,在前前后后开了多次会议以及负责人的多次重点强调中,我意识到了扮演好班主任这一角色的重要性。我随即向有经验的老师寻求帮助、在网上找经验帖……上任的第一天就有许多事情要做,这打了我个措手不及。核对学生信息表名单、联系所有学生入群、划分小组、准备破冰班会、调试设备……我紧张又匆忙地准备着。
等到正式开始,我的一颗心始终悬着,做好了一个人“表演”的准备。随着课前聊日常、立班规、暖场游戏的展开,我们班逐渐活跃起来,评论区也是聊得热火朝天。虽然我们之间隔着屏幕,虽然长沙与新疆有着3551.6公里的距离,但是孩子们的热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在竞选小组长的阶段,同学们更是非常活跃,充分展现自己。破冰班会也随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
都说班主任不好当,在刚开始的那几天,我深刻领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由于刚刚接手这个大班级,又是以线上的形式,很多事情不方便展开,也没有捷径可走。我陪着班级一起上课,实时反馈课堂情况,课后发布作业、检查作业,登记平时加分表,记录考勤、作业上交情况,上传优秀作业……等忙完,发觉已是深夜。
“杨老师,我今天收获了很多!”“小杨老师,这是我今天的作业,辛苦啦!”“老师,这是我们的小组考勤及作业情况。”看着学生们学有所获、心怀感恩、专心一志,我内心的疲倦一扫而空,心中满是欣慰,很幸运可以遇到这样一群孩子、很幸运可以用自己身上的光去温暖他们前行。
羞涩的拉钦同学会悄悄和我诉说她的小秘密,我鼓励她大胆表现自己;优秀的沙依热姆同学坚持高质量完成作业,我告诉她要继续发光发热;可爱的玛依拜尔同学在提交作业时会写下很多她的感想,我时常感叹遇到了如此有趣灵动的灵魂……因为线上支教,让质地那么不同的生命有了温热的交集和成长,我想,这就是支教的意义。
时光如白驹过隙,十天转瞬即逝,我们也迎来了最后的告别班会。离别的情绪渐浓,大家都分外珍惜最后的一次班会。不同于破冰班会的青涩,大家勇于分享自己的收获感想,内敛的拉钦同学最终也在告别班会上高歌一曲。“我们不说再见,衷心祝愿同学们在学习征程上扬帆起航、乘风破浪。”这是我送给孩子们的最后一句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我来说,这次支教是一个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不能纸上空言,要在实践中出真知。我明白了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作为师范生的我们要时刻为自己将来作为老师而准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调整好当老师的心态,培养好当老师的能力。我愿用自己的青春播撒爱的种子,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焕发活力,让祖国的花朵开得更加繁茂。(通讯员 杨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