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佛晓之光:探非遗剪纸文化,寻传统技艺之美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佛山古老剪纸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晓之光”三下乡团队携手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树本树产业家园小候鸟驿站,于2022年6月20日开展了“‘探寻佛山非遗文化之美’文化体验营——新市民儿童创意手工纸艺活动”义教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小朋友积极参加。

  早晨一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明媚的阳光洋洋洒洒铺满整个校园,伴随着鸟语和花香,义教队伍踏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小候鸟驿站,一路欢声笑语,嬉戏打闹,共同期待着我们佛晓之光的第一次义教实践。

  我以助教小老师的身份参加了本次活动,职责是维持现场的秩序,并协助主讲老师完成授课,期间帮助小朋友完成剪纸作品和彩灯制作。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里,小朋友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疑问,都需要主讲老师和助教老师进行耐心细致的回答、讲解,而在现场也出现了许多没有预料到的状况,比如有的使用剪刀时不小心受伤了,有的小朋友不愿意遵守课堂纪律,还有的把胶水挤的到处都是……突发状况的出现让第一次当小老师的我们有些手足无措,课堂结束后顿感身心俱疲,这也让我深刻感受到老师这个职位的神圣与伟大。

图为高兴地展示自己作品的小朋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骆颖婷 摄

  每次老师上课都是要站着讲解的,课前还要精心备课,为的是能高效率地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教授知识,并且一边要注意自己讲课的节奏一边要留心课堂的纪律,多年的教学经验也支撑着他们能从容的应对各种情况,即使是一个人面对全班几十个学生。然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还有许多许多的工作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进行的,可能老师的辛苦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吧。

图为主讲小老师在讲解剪纸步骤。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骆颖婷 摄

  在完成这次有趣而充实的义教活动之后,我们佛晓之光团队和社工们开展了一次活动总结会,希望能集思广益,每位成员能肯定过程中的优点和长处,并指出他人或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积攒相关的经验,这必将成为我们这个团队及其宝贵的财富。而在这次会议中,我们也从社工的口中了解到,我们上一届的师兄师姐也曾经来过这个地方义教过,不仅如此,还有其他团队也当过他们的小老师,不禁让我感悟良深。

  在我的童年时期,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文化底蕴比较薄弱,加上当时没有类似三下乡的政策出台,导致我的课余生活显得非常枯燥苍白,是名副其实的野孩子。而他们现在还在小学阶段,却已经接触到了许多初高中才有了解的知识,还包括前沿的科技成果、时代方针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在我童年是不敢奢求的,因此我发自内心地羡慕这群小朋友。羡慕他们能恰逢这个美好时代,能拥抱如此丰富精彩的世界 。

  同时我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三下乡义教的大队伍中,勇立时代潮头,争做志愿模范,投身到条件较差的小学中,面向小学生开展义教活动,让更多的小朋友能接触了解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身阅历,扩宽眼界,助力小朋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拥抱美好的童年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播撒知识的种子,期待有朝一日能破土而出,为着童年的理想而扬帆起航。

  这一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队伍“佛晓之光”团队携手小候鸟社区,以“探索佛山非遗之美,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为小朋友奉献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剪纸实践课。本次活动中,我们团队成员重点介绍了佛山剪纸的渊源和基础知识,并耐心教会小朋友剪出一些精美的图案和制作漂亮的彩灯,以多角度、递进式的教学模式让小朋友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挖掘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这项传统技艺能继续发扬传承下去。

  通过这次义教活动,佛晓之光团队可谓收获颇丰,既发现自身存在的很多不足,也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算是为接下来正式开展三下乡义教活动进行的一次实战演练,同时让我们踌躇满志,干劲十足。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佛晓之光,我们在路上。(通讯员 黄赞森)

责任编辑: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