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不负韶华不负心,不负青春不负梦

  从进入大学开始,我就对志愿者活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一直向往着自己能成为众多大学生志愿者中的一员。很荣幸最终能加入到此次邵阳学院“童梦起航”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团中来,这四天的三下乡体验虽然不长,但也让我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7月9日,团队全体成员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我们的支教地点——雨溪镇唐四完小。这是一个地处偏僻的学校,基础设施也不甚完备,每天中午放学后我们要顶着烈日护送每一位同学安全到家,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支教的热情,反而让我们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勇于奉献的责任感更加坚定。

  本次支教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我们很担心小朋友们是否能接纳我们,课程能否顺利地开展。但是所幸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含蓄和内向,大多数小朋友都非常活泼和友善,也很喜欢这些穿着一身红色志愿者服装的哥哥姐姐们。尽管每天的备课和上课常常让我忙得焦头烂额,但每次站在讲台上,看着那些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大眼睛,一天的疲惫也就烟消云散了。


图为手工课上,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给老师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吕伟豪 摄

  支教的第三天,我们像往常一样在护送小朋友们回家后开始返程。在学校附近我们发现了一个外表“饱经风霜”的理发店。在等待其他两个小组的志愿者回来集合的时候,店长叔叔热情地把我们邀请到他的店里,还细心地把地上的头发都收拾干净了。

  “我这里又丑又脏,你们不要嫌弃。”一开始叔叔显得有些拘谨,但是得知我们是来这儿支教的大学生后,他大概是想起了跟我们同龄的儿子,慢慢变得健谈了起来。

  “我在这儿开理发店已经三十多年了,给人剪头发,十块钱一个人,已经好多年没变过价格了。我有三个儿子,都是在唐四完小读的小学,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是重本学校的,二儿子还是党员呢。”提起两个儿子,他满满都是骄傲。叔叔说着指了指墙上的镜子,“这上面贴的是我二儿子的二维码,他在读大学,跟你们差不多大。我剪多少人的头发,就给他发多少生活费。我还养了十几只羊,平时去放羊就叫小儿子看店,要是有人来,他就会去山上叫我。”说完他打开了店里唯一的一台风扇,把它对着我们。

  在那个瞬间,他说的这些话突然就触动到了我。我在想,大家的生活费大多数都是一个月领一次吧,这样十块十块一次的到账通知,不知道一个月具体会收到多少钱的生活费,每次看到,大概都会让人想到远在家乡,在那间熟悉的砖房下给人剪头的老父亲,也会更有奋斗的动力吧。


图为理发店叔叔邀请志愿者进店小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深宝 摄

  以前我总觉得做志愿者就是不计报酬地帮助别人,但是渐渐地,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最多的不是别人,其实是我自己。我会听到家长说真是谢谢你们这些志愿者无私地奉献,把孩子交给你们我很放心。我会碰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的小伙伴,一起分享两块孩子们递过来的糖。

  我想,我又何尝无私呢,我明明是为了那双满是憧憬的大眼睛,我明明是为了家长的认可和孩子的喜爱,我明明是为了每次完成志愿活动后的感动,我明明是为了那句“老师,我以后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

  我们每次支教的时间或许并不长,也并不像学校的老师那么专业,但是我们拥有一颗年轻而蓬勃向上的心,它正鲜活地跳动着。也许多年后,我已经逐渐苍老,失去了朝气,我站在时间的年轮上回望现在的自己,也一定会为了现在的自己而欣慰、自豪吧。三下乡不只是一个活动,也是我们在这个夏天寻找到的别样的满足和快乐。(通讯员 秦琨)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