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8日,武汉轻工大学“薪火相传”非遗调研小分队五名师生,为了解非遗文化在天门市的保护情况,自武汉出发至湖北省天门市进行了“传承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的调研活动,期间,通过走访调研传承人及制作工坊、参与政协非遗保护发展座谈、问卷调研群众对非遗的认可度、专家访谈评估非遗的经济效益等方式,深入了解天门蒸菜技艺、豆干制作技艺、干驿米醋酿造技艺三项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情况。
“我的目标,是想让我的手艺能传承下去,让全中国的人都能吃上咱们纯手工酿造的老缸米醋”这是李长茂香醋的传承人李师傅对我们说的。李长茂香醋的制作传承至今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了,其酿造的最大特点就是用麦芽糖、自制醋曲、天然雪山融水或无污染山泉水来酿造,使用的醋缸也是传承了百年的老缸,发酵1年以上,因使用了糖制醋,醋味酸而回甘;因酿造时间久,醋香醇厚。
7月8日上午,天门市文化馆王馆长驱车带我们来到了干驿镇非遗传承人李师傅的家,通过与传承人李师傅长达1小时的交流采访,我们大致了解了老缸米醋的酿造过程与面临的困难。古法的酿造技艺,使得酿醋的师傅需要长达几年的经验去通过嗅觉判断缸内的醋发酵至哪一阶段,需要遮阳还是需要日照。“我愿意手把手地去教,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在这个小地方留不住,大都选择了去大城市赚钱。”李师傅带着几分失落和无奈和我们说出了这个问题。生产技术的困难导致了产量的低下,因为机械化生产无法保证醋的质量,李师傅不愿意使用机器扩大生产,坚持手工生产高品质的醋。产量低、质量高,价格自然也就昂贵些,这也就成了老缸米醋暂时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统技法的流失,与现在机械化、流水线的生产不无关系,通过对天门市群众的走访调查,我们得知,价格、品牌是现今消费者们购买产品时的侧重点,老缸米醋因其原料和技法的局限性,注定导致了价格相较于现今的大规模生产的醋更高,也暂时无法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品牌,这是急需解决的大难题。?
推进大众认可,保护非遗刻不容缓。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当下的青年们大多无法静下心来,去花费较长的时间去学习传统技法,企业家们也对这类投资期长,回报期长的项目兴致平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了。我想呼吁青年们能够更多的去了解、学习、保护咱们老祖宗们留下的瑰宝;呼吁企业家们可以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在最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更多得去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技艺。
干驿镇的名菜“泡蒸鳝鱼”是集天门蒸菜技艺的大成者,需选用最为新鲜的鳝鱼,且必须配上正宗的李长茂香醋,才能在去除腥味提升风味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留食材的鲜美。蒸菜的技艺可以追溯到炎黄时期,而天门,也是全国闻名的蒸菜之乡。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也正是这蒸菜技艺对食材、调料、火候的严格,造就了经久不衰的传统美食,使得我们现在餐桌上的佳肴历久弥新。
然而,我们大部分人只单单局限于满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对于蕴藏其中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知之甚少,作为“薪火相传”调查队的一员我深深体会到了此次调研活动的意义之重,以及我们急需将我们的亲身经历和切实感受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对非遗文化、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之中去,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保护非遗,我们不能单单只靠着那少数的几个传承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个文化能得到社会上更多的人的认可和支持,只有愈来愈多的人愿意认同它,传统才能真正的得到保护;只有愈来愈多的人愿意发展它,传统才能真正地发扬光大。
非遗薪火相传,我们正在路上。
“十四五”规划中,已经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列入其中,政策的支持,必将使得我们对非遗的保护工作更加的顺利,通过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对天门市的三项非遗项目的了解和调查,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和社会对非遗的保护已经越来越重视了。采访当天,我们遇到了天门市政府、天门市政治协商委员会组成的调研团正对李长茂香醋进行了实地的考察,与传承人进行了当面的沟通和交流,听取了传承人的难处和诉求,并进行了会议讨论和方案的初步规划。
保护非遗,我们正在路上,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任重道远,需要坚持不懈,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尽我们所能,了解、宣传非遗,让更多的人能投身到保护非遗的队伍中来,同时我们更要“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去保护发扬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讯员 王栩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