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7月8日,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赴阜平实践队前往河北省阜平县开展了以“老区调研传承红色基因,青春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并且圆满结束。我有幸作为实践队队员之一,全程参与了这项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感受到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在此,我将自己的见闻与感受记录下来,以便和其他大学生实践队伍进行交流,分享经验。
起初,在得知实践地点是一个县,而且还要走访许多村庄时,我内心充满担忧,一下子就想到老家那崎岖的山路,凹凸不平的路面,每次回去,都是一路颠簸,晃得人头昏眼花,难受恶心,不亚于一场折磨。
可是在去往实践地的路上,我发现是我多虑了,阜平虽然多山,但是路却修得很好,交通很方便,公路宽敞平坦,还有穿山隧道缩短行程,我想象中的颠簸并没有发生,行了很远的距离,却并没有不适感。公路两旁的的村庄房屋整齐明亮,还有许多农家乐、民宿。这让实践队员都惊叹不已,毋庸置疑,这与我们印象中贫穷、落后,生活环境差的刻板印象有很大出入。
实践队员们感慨道:以前只在新闻报道中得知我国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果,却并没有实际的感受,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才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伟大成果。
图为实践队在与当地干部交流扶贫经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璟钰 摄
实践第一天,我们参观了晋察冀革命纪念馆,了解了阜平深厚的红色背景,从那一张张黑白照片,一段段文字中,我的眼前浮现了阜平在战争年代军民一心共同抗日,在解放战争时期用支援军队的画面。
当我看到那些为了民族牺牲的巾帼英雄介绍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听到她们面对敌人的百般折磨,咬紧牙关,誓死不吐露组织机密时,我的内心震撼无比,如果没有崇高的信仰,为民族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决心,谁能抗得下这一切。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历史不该被遗忘,爱国教育应该贯穿每个中国人的一生,因为我们的现在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献血换来的。
在纪念馆中我们高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祝福,在阜平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我感受着革命先烈们的气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做一个能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人,无论身处哪个岗位,从事何种工作,我都会尽己所能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
之后的几天,我们走访阜平县发展较好的骆驼湾村、顾家台村,了解他们脱贫攻坚的过程以及产业的支持,看着大棚里一茬接一茬的蘑菇和完善的现代化流程和设备,听着当地干部讲述他们的脱贫史,我们进一步对脱贫攻坚的过程有了更加形象立体的理解。
我们还采访了当地的村民,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积极的笑容,干劲十足,在谈到以后的发展时,村民们都神采奕奕,对乡村振兴充满了憧憬。人人有事可做,都有生活的盼头,甚至还有许多年轻人,本来在外务工,随着家乡的发展,他们也回到了家乡做贡献。在对党的心里话环节,老百姓们的认知空前一致:中国共产党好哇!
图为实践队在参观阜平县食用菌大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璟钰 摄
我们大学生做社会实践的意义是什么呢?在实践之前,我就想过这个问题,是作为一份和同学谈论的资本吗?还是作为一次外出游玩的机会?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有了新的认识。
实践是让我们离开象牙塔,感知社会,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提升自己心智和能力的一次很好的机会。只有走出去,才能见到不一样的世界,才能明白社会所需,才能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才能将所学与社会联系起来。借用我们采访的一位基层干部的话:作为青年,要向上走,要有朝气,就得多看、多学、多思!(通讯员 王举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