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支教工作者如何把握亦师亦友的尺度

  伴随着国家“三下乡”的号召,百万青年大学生“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下乡村,进学校,参与到广泛的基层教育当中去。于他们而言,当务之急便是耕耘知识:撒下道德的种子,燃起科学的火花。

  当然,对于支教学校的孩子们而言,这群来自远方的人,都是才学渊博而童心未泯的大朋友。他们尊重自己的想法,呵护自己的心灵。支教工作者们,既要为人师表,竖教者之尊,立师者之道,又要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用博爱灌注孩子稚嫩的心灵之花。

  因此,支教工作者必须学会如何把握亦师亦友的尺度,学会用爱的张力,撑起支教的广度。德善兼备其里,博学多识其外。常言道,“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科学”,师者,当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胸怀大爱,然后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认为,陶行知先生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支教教师面对学生时的态度的最好诠释。

图为老师在室内体育课上组织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启频 摄

  “捧着一颗心来” 

  支教工作者,要先带着一颗童心来。

  初次参与支教和多次参与支教的老师,他们最大的区别,不在于知识传授能力的高低,而在于面对孩子的态度。初次参与支教的老师,会先入为主,认为要传授知识,必先树立威严。殊不知,把爱带给每位学生,才是支教老师的首要任务。乡村孩子的自尊心,犹如花朵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很美妙,也很脆弱。支教工作者,不要做学生生活中突兀的闯入者,而要做孩子成长之路上的阳光大道,放低姿态,贴近孩子的内心,让孩子踏着自己的肩膀,走向希望与未来。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支教工作者唯有用乡村孩子的思维方式思考,才能把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使得支教工作的开展寻觅到源头活水。因此,支教工作者必须要学会多观察、多着眼细节。多数时候,支教工作者与孩子们之间的那道隔阂与鸿沟,就只需一道童心架构起的桥。“从卖气球的人那里,每个孩子牵走一个心愿。”,我极认同北岛对于童心与教育之间关联的见解。秉持一颗纯真的童心,才能牵起孩子的手,引导他们走上知识的道路。

图为支教老师下课时带着孩子们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陈心子 摄

  支教工作者,一定要抛掉成年人思维里虚伪的那一套,而要学会与孩子交流,呵护学生的自尊。乡村孩子给我最大的感触之一,就是他们的单纯。他们会把老师的每一句话当成,把老师对他们做出的每一个承诺记在心底。因此,支教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是认真的,可实现的,并且最后要变成现实的。

  《小王子》中写道:“使生活如此美丽的,使我们藏起来的真诚和童心”。带着一颗童心走上支教之旅,也是支教工作者自己内心的回归。通过童心,支教工作者与孩子们拉近了彼此内心的距离,填平了彼此年龄与见识的沟壑,让支教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洋溢着温暖细腻的人情。

  “不带半根草去”

  陶先生这句话的原意,是指老师要做到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对于支教工作者,我私以为可以将这句话的意思进一步延展:支教工作者要把自己身上所有的学识,不遗余力地教授给孩子们,将自己所有的光芒,挥洒在支教学校中。

  如果说“捧着一颗心来”是对支教老师在与学生做朋友上的要求,那么“不带半根草去”,就是在做老师上的要求。支教工作者,要在教学工作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孜孜以求,诲人不倦。要挚爱自己的教学工作,要敢于经历“一番寒彻骨”,才能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图为老师在上特色课程:航天与火星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启频 摄

  当然,支教工作者还需要注重的,是在德育方面的教育。老师要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们做好榜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视礼仪,重视德行的文化血脉,需要通过支教工作者的一举一动,传递给孩子们。尤其是当下,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熊孩子”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更让德育成为了迫在眉睫之事。支教工作者,需要在乡村让“德育”之花绽放。

  此外,对于当代大学生,在帮助孩子们巩固基础学科之外,还应该担负起帮助他们开拓眼界,放飞梦想的责任。我自己的支教团队,就设计了一系列特色课程,比如:为了让孩子们感知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设计了“水墨中国”的书法课程;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天空与宇宙的浩瀚,我们设计了“航天与火星车”的课程;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团队协助,学会感恩,我们设计了“自我感知”的课程……特色课程,需要额外付出心血去进行雕琢,但是可以让支教教学达到不一样的高度。 

图为老师在书法课上教授握笔姿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宋光义 摄

  当代支教大学生,是“三下乡”的主力军,也是我国乡村振兴计划教育环节的主要力量之一。愿我们能够用“心”去深究,教好书,做好人,把握好亦师亦友的尺度,呵护与陪伴乡村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他们生命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过路人。(通讯员 吴凡)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