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针尖上的锦绣世界

  被称为“中国花瑶第一村”的崇林凼古寨,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林凼村,海拔在13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1度,是一处充满神奇的古寨。2022年6月17日,我跟随着邵阳学院文学院”文旅深度融合调查研究”乡村振兴促进团,一起深入虎形山中的花瑶古寨,进行考察与调研,在古树林海中,寻找花瑶文化的神秘之处,体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魅力。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林凼村,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花瑶古寨。今天的花瑶古寨,细雨绵绵,整个古镇被群山环绕,似乎笼罩在一片天然的屏障内,身入其中,似乎自己已成为一个远离世俗、身静自然的闲客,静静地感受着山水人间。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挑花,这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们离非遗,离文化这么近。

  我了解到,花瑶挑花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挑花历史悠久,汉代以前就已兴起,是湖南瑶族女子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称它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走入古寨,与居民们同作息,我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且对于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林凼村的村民而言,是他们走出大山,面向全国的重要枢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工具。

  我们沿着石板路走进崇林凼村,我发现这里的建筑,全都是木头做的,保持着花瑶文化最原始的状态,可见瑶族居民是多么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文化。在一栋古老的木屋下,我看见了一位拿着绣针的阿姨,他手里绣的布样是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白色的线在黑色的布上反复穿梭,我向她走近,站在她的身旁看了很久很久。作为一个青年人,当我看到如此繁琐的绣花技艺,也不免有些不安,可是阿姨,已经年近四十,却依然目清手巧。这使我不禁想要了解这个隐藏在大山深处的优秀文化。

图为调研团成员与古寨居民交流花瑶挑花文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亮 摄

  在和阿姨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挑花,是花瑶女子一生的功课,女孩子从儿童时期起,就在长辈的严格规训下穿针走线,学着挑花,年复一年,倾其心智,从不间断,到出嫁时,正好可以为自己准备几套美丽的嫁妆。同时,这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工具。

  听阿姨说,要作成挑花的裙子,需要四副挑花的绣布,而做出四副挑花的绣布需要耗费一年的时间,一年才出一套挑花手工艺品,可见挑花的精细和难度之大。在黑布上,密密麻麻的是白色的针线,也许绣上一天,布上的图案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但是要是绣错一步,便意味着要从头再来,便影响了整个绣面团的走势。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么近距离地坐在手艺人的身边,看她一针一线,用绣花针在平凡的布上绣出虫鱼鸟兽、山水人间。

  挑花女子不用描绘设计,也不用模具做刺绣架,全凭自己灵巧的双手和娴熟的技巧,以自己心中的构图和对美的理解,遵循土布的经纬线进行徒手操作。 挑花的时候,挑花女的双手,你管它是黑与白,管它是大与小,无论是白皙平滑还是布满皱纹,针尖上的细线会告诉你,她们的真诚。用挑花手艺制作的服饰,布制物件,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的的同时,还展现出了瑶族人民,一针一线,真诚细腻绣出的锦绣篇章。

图为古寨居民的挑花手工艺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龚玉婷 摄

  花瑶挑花的文化,现在正在不断地被人们所了解,这对于虎形山瑶族乡崇林凼村的振兴而言,有着重大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更应该走进大山深处,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创新不能丢本,在发挥青年一代的创意思路的同时,要将文化中最根本的成分传承下来。(通讯员 龚玉婷)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