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窗外飞驰而过的绿色平原,邵阳城天空中绯红的晚霞,乡村稻田边随风摇晃的狗尾草,在交流中舒展笑颜的、友善的银发老人……十几天的实践历程在我未发觉时悄然结束,一些记忆却不曾消散,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图为团队成员去看望乡村老人的途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博阳 摄
7月1日清晨,我们团队从星城长沙出发,前往距离出发地235公里的邵阳市,秉持着尊老、为老情怀,就养老事业、产业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十余天的社会调研活动。养老这一主题,是我与队友们在今年初春就定下的。从前期筹备到最终展开行动,我们经历了文献查找、队友征召和项目申请等一系列漫长流程。直到坐上那班从长沙前往邵阳的高铁,我才倏然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真实感。繁重的学业本就让人疲惫,调研的准备和实施更是需要很多精力,可一想到我此刻在做的,是在为重要的公益事业奉出我的萤火之力,一切汗与泪又都变得心甘情愿。
民办的养老院,藏在小巷深处、铁门之后。老人们的生活与我们想象的相去甚远。破旧的床单、朴素的食物与单调的生活,连同老人们的困境一同在我们眼前展现出来。那天的我们,心情是沉重的。我忍不住想,这些老人是否也曾拥有过辉煌的一生?如今却因各种难言的原因来到这个艰难运营的民办养老院,以后又将何去何从……
在那之后,我们又去到了受政府支持的公办福利院,看到了机构养老的另一面。老人们在窗明几净的福利院房间里载歌载舞,专业的护理人员在一旁看护,随时注意老人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医养结合保障了老人们在身体不适时能够及时得到最专业的诊断和治疗,食堂里的饭菜荤素搭配又让人食指大动。机构养老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下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困境与希望。
对于桑榆老人而言,机构养老是不得已的抉择。对于大多数“银发族”而言,留在家中,有子女绕膝陪伴,才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为此,我们又去到了邵阳县实地考察居家和社区养老。作为我国未来养老主要的发展方向,社区养老正作为一种崭新的模式稳步前进。路过整洁的城市广场,走过滚烫的石子路,与政府合作的养老企业代表带我们走进了隐藏在峡山社区深处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多功能大厅、心理咨询室、全托照料室和中医康复室……一应俱全的服务提供,使老人能够留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以最低的成本获得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和心理辅导等服务。
夕阳的光芒从树梢落下,稻田里的青蛙不停鸣叫,狗尾草在阡陌边摇荡……从镇上参访完社区与居家养老,我们又走进乡村,深入田野实地观察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邵阳县塘渡口镇梅子院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我们见到了住在此处的彭奶奶。她见到我们时,手里还提着一袋梨,并热情地把梨分给我们。“这是个好地方!现在政策好,我们能够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彭奶奶的话语,在让我们欣喜的同时,又使我们倍感安慰。
回想出发前不久,我突然得知被安排去负责摄影工作,需要挑起设备准备、灯光布置和脚本构思等等任务的大梁。那时,习惯于做文字工作的我紧张又惶恐。而今半个月已经过去,我已经能熟练完成摄影等技术性工作,也在团队诸如文字等其他任务中同时出力。半月以来,我们辗转去了许多地方,见到了许多人——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经理、养老志愿者和可爱的老人们,也一天天感受到了自己作为青年学生的飞速成长。??
?图为团队成员向老人发放问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博阳 摄
调研之旅逐渐进入了收尾阶段,迢迢百里也已走尽,成员们初时的不安演化为离别的不舍。经历汗水、疲惫和劳顿,见证辛酸、困局与泪水,我想我们不负此行。就让我们“寻野计划”团队的努力化为春风,在城镇与田野中拂过桑榆老人的面庞,在未来仍不断邂逅真情、美好与希望。(通讯员 叶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