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有我们看不到的风景,正是由于心的渴望,我们选择前行。2022年的6月22日,怀着对实践的热爱、对孩子的赤诚,合肥学院“青春'育'你行,百年再起航”团队来到了合肥蜀山行知学校,展开以“守护朝阳 助力成长”为主题的专项活动,我们结合专业特色与学生特点,开展了音乐舞蹈、衍纸画、脸谱京剧等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添砖加瓦。
合肥蜀山行知学校是小庙镇上的一所民办小学,通过前期与校区负责人的沟通交谈,我了解到,这所学校采取寄宿制,而在此学习的孩子们大多家庭特殊,极其渴望陪伴与关爱,那时我就默默下定决心,要以一颗真诚的心意去理解孩子们。我们如期到达学校,抬眼望去,蓝天白云,红绿操场,学校占地面积不大,孩子不多,当我拿着行李箱站在教学楼前,孩子们像风一样穿梭到我眼前,簇拥着向我们问好,争抢着帮我们拿行李,这虽是我与孩子们的第一次相遇,但他们明媚纯真的模样却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讲台虽小能载千秋伟业,烛光虽微亦照万里河山,我们生于平凡,但在小庙镇孩子们的眼中却比肩神明。每一堂课开始时,孩子们的眼中都充满了欢喜与期待,他们用一双双巧手制作的衍纸图案栩栩如生,用一根根油画棒绘制出心中最美的风景;在操场上活力四射,感受音乐舞蹈《少年中国说》的刚柔并济;在唱歌时一丝不苟,从《我多想快快长大》中体会“失败是成长的插曲,勇敢是青春的磨练”的道理。他们用自己的认真,给了初来乍到的我们极大的信心。
“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一曲《卖水》用欢乐俏皮的戏腔和婀娜多姿的身段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孩子们嘴里小声地哼着,手上像模像样地比划着,小心地吐着气,调整好口型吊起嗓,可听到的不是余音绕梁,反而像劈叉拉锯,孩子们并未就此气馁,而是积极寻求我们的帮助与指导,力求将唱腔、情韵与身段都领会要义。
艳阳天里,孩子们早已是大汗淋漓,但仍站得笔直,伸着脖子去听老师的腔调,去看志愿者老师手上的一招一式,伴随着活动的深入,孩子们都有模有样,忙而不乱的调子,珠玉般的唱词,我在孩子们的做打唱念一字一句间流连。
戏曲诞生于历史中的传承,温养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绝妙的戏腔,柔美的兰花指,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戏曲的喜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一过程中戏曲之美着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以此促进人格华枝春满,育得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图为队员教孩子们戏曲动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袁鑫 摄
刚来的几天,是真的有些不适应。万里无云的天气,哪怕校长已经尽力给我们安排了备课教室、宿舍,可依然是抵挡不住蚊虫的叮咬,去到镇上徒步调研,一天下来,满身的包,但这些小情绪会在见到孩子们笑容的那一刻烟消云散,在略显简陋的环境中,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却很强烈。
来的时候我们团队带上了大量美术颜料、折纸、素描纸、衍纸、面具等大包小包的材料,当时觉得难以携带,如今却后悔怎么不再多购置些,让学校里所有的孩子都能感受。每当在一个班级做活动,另一个班级的孩子总是趴在窗户上探出头偷看,却在我们瞥见他们,又是羞怯扭过头去,只是等到我们走出教室,才围上来和我们交流活动。
图为脸谱课后孩子们的课后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袁鑫 摄
他们天真无邪,他们纯朴可爱,他们面孔鲜活,他们感情充沛。每一次组织的活动孩子们都会积极参与、认真讨论,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会在路上遇到身着“三下乡”红色服装的我们热情招呼,会在食堂与我们一同吃饭聊天,会在课堂上因为听见活动内容而抑制不住的兴奋,同时,他们的内心又是敏感柔软的,会因为数学老师将要奔赴其他校区而哭泣不止。
那天晚上皓月当空,风吹得凉凉的,在宿舍听见孩子们的哭声,顾不上其他,我赶忙跑去教学楼看看孩子们的状态,孩子们嘴里念着:“老师,我们的数学老师要走了,她明明说好要一直陪着我们的,虽然她平时总是凶我们,但我们真的很喜欢她的”。就在此时,就在当下,我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孩子们对老师的牵挂与想念让我几度落泪,但也只好哽咽地安慰孩子们,今后与数学老师还会相见的,数学老师也会想念你们的,孩子们似懂非懂,却用力地点头。我望着他们,单薄的身板、黝黑的皮肤,衣服上的污渍和未能缝补的破洞时,心头涌上一阵酸楚。万语千言只化作一句,孩子们加油。
五色风车迎风旋转,孩子们肆意奔跑,在我们即将离开的那个上午,孩子们也放了暑假。在“三下乡”活动即将告一段落之际,我回头又环顾了这所学校的一切,心中的那团火焰燃烧的更旺盛了,我想在明年有机会,我还能带学生在万物复苏的春天看那“春风又绿江南岸”;在凉风习习的夏夜里“听取蛙声一片”;在夕阳西下的秋日黄昏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万籁俱寂的冬日清晨发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做教师的不止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更是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通讯员 杨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