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之行结束了,虽然时间很短,但就在这短短的下乡生活中我成长了许多。从刚到达时对环境的不满意,到后来离开时产生的依依不舍之情,在这期间我们经历了许多——我们勇敢地走进了居民家中,为他们讲解禁毒防艾的知识;我们和居民们坐在树荫下、街道旁,自由地畅谈生活;我们走访了留守儿童,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知识并送上了爱心文具;我们步行十二公里,参观了红色基地鸡鸣三省……最值得一提的是我认识了一群善良可爱的队友,从她们身上我学会了如何去热爱生活,如何去开展工作。与此同时,一路上我很庆幸,也很幸运,因为我还遇到了很多很多善良的人,很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帮助以及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上的温暖与美好并愿意把它传递下去!
作为一名大学生,也作为志愿服务团队里的一名志愿者,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深刻的明白了——在一个团队里,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大家都站在自己正确的着力点上,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使整个团队变得强大起来。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在体现团结,也都在诠释团结的含义,每一个活动顺利开展都离不开队员们的相互信任,我想,这种精神会使我终身受益。虽然大家相处的时间很短暂,但我们的团队变得更加团结且更具凝聚力了,大家的友谊也更上了一层楼,在我美好灿烂的青春里,这群小伙伴带给了我独一无二的记忆,他们,是平常日子里的千百个泛泛之交都无法比拟的。
图为志愿者为村民讲解禁毒防艾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珊珊 摄
“防艾禁毒,即是保护自己,更是传递健康阳光”——在这次三下乡宣传活动中,有的村民会拒绝,有的村民不理睬,还有的村民没有明白我们的意思,他们相关知识的匮乏,让他们对我们的工作表现出不理解与害怕。这就需要我们主动迈出第一步,也需要我们更有耐心,这很好的锻炼了我们自身的能力,磨炼了我们的耐心和意志,也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大胆的向别人展示自己,更加自信的去和别人交流。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农村禁毒防艾相关工作的不足。首先,农村多为留守儿童和老年人,信息的闭塞让他们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识跟不上它们的发展速度,还停留在传统的认识上;其次,思想上的害怕和不接受让他们不愿意去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甚至谈虎色变。这就让农村禁毒防艾工作的难度大大提升了。所以,将禁毒和防艾宣传工作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去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相关知识后,再由他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去传达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这样,老年人们也更容易接受。
“送教上门,即是送教,更是送温暖”——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走访了14户留守儿童,去到他们家里进行功课辅导并给他们带去欢乐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留守儿童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非常内向,看着交谈时他们小心又无措的模样,我不免一阵心痛。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我不禁又感到欣慰,为他们感到高兴。在辅导功课时,我发现他们其实很聪明,但苦于家庭条件又或是教育条件的贫乏,他们没有办法好好学习,也失去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但作为一名大二学生,此时此刻也只觉自己才疏学浅,唯一能做的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让他们燃起对未来的希望。
“红色基因,既要生生不息,更要代代相传”——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从林口中学出发,在徒步12公里后顺利到达鸡鸣三省景区,虽然辛苦,但是在了解了鸡鸣三省会议相关历史事件及其红色故事之后,内心只剩下激动,振奋和骄傲。一百年长河浩荡,荡胸生豪情,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大力弘扬红色长征精神,讲好红色故事,要把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是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身上肩负的是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要敢经风雨,敢受磨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图为志愿者出发时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崔旭 摄
总的来说,在“三下乡”的短短十天里,我从一个不主动和别人说话的小姑娘,变成能为村民讲解禁毒防艾知识的青年;从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变成了“看起来像个老师”的姐姐。虽然相处时间短,但只要和队友们在一起,我便能感受到:和合拍的伙伴,做再辛苦的工作,也能笑得像个孩子。
通过这次“三下乡”,我增强了自信心,磨练了战胜困难的毅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了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我想这些将会是我一生的财富!虽然此次下乡之行结束了,但我的志愿服务之行并没有到此结束,我会去到更多地方,去感受更多的风土民情,去遇见更多善意满满的人,我会在万家灯火里,去慷慨以赴我绚烂的青春。(通讯员 陈屿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