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瓷都”的众多陶瓷技艺中,有一门犹如银色星点效果的陶瓷釉面制作技艺为人所重,它便是2016年3月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博山雨点釉”。 为揭开陶瓷文化古都博山的神秘面纱,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的陶瓷文化走进万千大众的心中,山东理工大学“林小青”实践团于2022年7月8日前往博山区雨点釉博物馆进行调研。
在正式前往目的地的前一天,我代表实践团提前联系了雨点釉博物馆的房阿姨,她的热情让我期待起明天的访谈,也为能真正摸到雨点釉瓷器感到激动。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实践团早早来到了博物馆前,房阿姨热情的招呼我们进去,这时我们才仔细打量起这个“博物馆”,说是博物馆,倒不如说是一间小院,二层小楼,楼上隐约可见晒干的陶坯,院落青砖铺于地上,浅浅的青苔覆于其上,一缸金鱼藏在小圜荷叶之下,时不时探出嘴巴来吐个泡泡。院落中支一张小桌,一套精美的茶具放置桌上,此时正值清晨,晨光笼罩在茶器之上,银白色的小圈在黑色的茶器上若隐若现,甚是好看。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听周祖毅大师介绍雨点釉的相关文化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付睿睿 摄
非遗雨点釉,艰难传承路
当我们放好马扎坐好以后,周祖毅大师热情地跟我们介绍起雨点釉的由来,雨点釉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宋代,曾是朝廷贡品,有“尺瓶寸盂视为无上之品”的说法。雨点釉是历史名器,釉中布满银色金属光泽的结晶,就如同雨点坠入水中溅出的水圈花斑。周祖毅介绍说,在烧制的过程当中,温度如果欠了一点,银点出不来;但是温度高的时候,银点就烧没了。即便现在技术发展了,成品率仍然不高,所以雨点釉很难得。
我听完这些,又想到咱中国现有的非遗文化,感叹这些文化能传承下来是多么难呀,经年战乱,社会动荡,经济波动……非遗文化好不容易撑到了和谐社会,又被工业化压了一头,这些文化的发展真的是难上加难。同时也佩服存于现今的非遗传承,这些传承的本身就有这非凡的魅力,它们的周围还有一些矢志不渝保护和传承的非遗传人,这是人与物的紧密结合。
环绕四周,墙面上有着陶瓷碎片铺成的精美图案,更让这个院落增添了陶瓷气息。据周大师所说,博物馆对面的陶瓷工厂就是他爷爷一手经营起来的,伴随着淄博市的环境治理形势逐渐严峻,淄博市的陶瓷产业逐渐没落,博山区的生态环境也逐渐好了起来。陶瓷工业虽没落,但是陶瓷文化可不能落寞。“纵使传承艰难,也要传承下去。”周祖毅眼神坚定地向我们说。
多方促发展,文化永流传
淄博陶瓷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周祖毅说,虽然现在博山区的财政紧张,博山区依托的陶瓷产业也由于环境治理备受打击,但是政府依旧在不断的支持陶瓷文化的发展。结合我们前几天的实践来看,博山的全域旅游也是紧紧围绕博山这个陶瓷文化展开的,周祖毅大师的一句话让我深深感触“绿水青山有了,金山银山在哪”,生态环境好了,百姓的钱包也要鼓起来,陶瓷文化与博山区的生态环境相结合,才是博山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图为周祖毅在为大家介绍当前博山陶瓷文化的发展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付睿睿 摄
周大师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研讨会,为博山陶瓷业的发展提出过很多宝贵意见,陶瓷业不是靠单家单户发展起来的,他需要政府与文化传承人通力合作,多多沟通才行。同时政府资金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才是他们这些人真正希望的。和他的谈话中我能深深感受到他骨子里对陶瓷文化深深的感情,正是这些传承人的存在,我们的优秀文化才得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认真听讲的我内心发出感叹,他是真正不想让陶瓷业没落的人啊。
在谈话中,我们也见到了周大师的儿子周冠丞,他热情地向大家展示陶坯的制作过程,他全神贯注的坐在工作台旁,不停地用手拉坯、压坯。在外人看来,一块石板,一盆水,一捧土,一个辘轳车,从揉泥到塑形,从调釉施釉到控温烧制,雨点釉的学习和制作过程是枯燥的,但对周冠丞来说,这是传承、是热爱。对于我们来说,能够将这门文化记忆也可以说文化“技艺”通过这次实践展示给世人,能够让他们重视起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起中国的博山陶瓷,我们的博山之行才有意义。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雨点釉博传承人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付睿睿 摄
走出雨点釉博物馆,非遗文化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还未完全散去,着眼实际锐意进取是我们这青年应该做的,守旧创新是每一位非遗传承人正在做或者说坚持去做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博山陶瓷将会成为另一个“景德镇”,我们也将会尽自己所能宣传博山陶瓷,让这儿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画卷上熠熠生辉。(通讯员 张彭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