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支教虽短,让爱与被爱圆满

  今年暑期,西北工业大学“星星烛火,点亮梦想”暑期大学生实践队赴广西融水开展支教调研活动。这个“双向奔赴,让爱与被爱圆满”的故事,我们用14天的时间书写在了云际村所有人心中。

  柳州、融水、云际村,再一次打开地图,我已在千里之外的重庆;贝江、桂柳话、黄皮果、螺蛳粉,我曾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现在又轻轻掩上。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这是夏令营的小朋友带给我们的最后一首歌,也是我们见过的云际村的每一个夜晚。曾经无数次想要逃离:地铺,下雨干不了的衣服,连着吃3个晚上的泡面,上课调皮的孩子……但我们最终选择了坚持下来。

  14天的朝夕相处,近60节课,趣味运动会,纸飞机大赛,汉字听写大赛,小火箭制作及放飞活动,爬山,家访,夏令营结营文艺汇演,每一个活动我们都倾情准备,每一件事我都可以告诉你一个圆满的结局——当夏令营的文艺汇演结束,我们将要离开时,孩子们因不舍掉下了眼泪。

  与孩子的难忘的瞬间

  夏令营最后的文艺汇演,我负责带领朗诵《我的祖国》的四个高年级小朋友。他们都是第一次登上舞台,从排练时的腼腆发声,到登上舞台大方亮出嗓子,我明白了以前老师笑看我们驰骋考场的感觉。直到现在,当我一播放《我爱你中国》纯音乐时,浮现的还是那天晚上的场面。“我的祖国,高山巍峨”,带有桂柳感觉的普通话,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心。那个戴眼镜的男孩利旺,队里的雨暄老师说长得特别像我;戴眼镜的小女孩美琳,在朗诵结束后跑过来告诉我,“老师,‘人文风貌的风流’那里我看错了”,我告诉她已经很棒了;那个在台上始终站得笔直的远翔,我特别喜欢他的音色;还有起初害羞并不愿参加的舒羽,登上舞台她积攒了很多的勇气。

图为夏令营孩子朗诵《我的祖国》。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洪志鹏 摄

  低年级的小朋友也很可爱,每天晚上都来村委玩的芊羽、晨馨,我也在想我们离开之后她们还会去吗?经常在课上问我们奇怪问题的沛嵘,“老师,吃了臊子面会吹哨子吗?老师,雪人不冷为什么叫雪人呀?老师,丝瓜有丝吗?”,还有课上积极回答问题的雅晴……

  他们有着淳朴善良的品质。沛泽在去云际山寺烧香的那天特意为阿婆带回来了苹果,奕颖在家帮她的公太、婆太赶鸭子,荣欣在爬山的时候主动帮助掉队的同学……

  我们一边自己迎接挑战,逆风生长,一边关注着孩子们的变化,为他们的进步高兴喝彩。

  支教队的大家庭

  一群19岁、20岁的大学生,被孩子叫做老师,我们自己第一次感受到为人师表的重任。8个人,从上课教务到课后总结,从后勤做饭到新闻宣传,每个人都是立方体战士,每个人都在闪闪发光。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洪志鹏 摄

  每天统筹支教队工作的赵队,不断为大家加油打气;搞笑气氛担当的牙少,在与小孩子的“对战”中一次次被突破心理防线;始终温文尔雅的文坤学长,还有一节心心念念的《水调歌头》课没上;还有我,始终战斗在写推文的第一线。看视频学习做饭的汪队和靓仔,每天都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舌尖体验,红烧肉、白灼生菜、黄焖鸡……帮厨的雨暄和晓斐,有时也会带给我们炒饭的惊喜。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吃到支教队大厨们的饭菜,那天的蝴蝶飞进了锅中,那天的晚霞打进厨房,烟熏火燎,总有人在等我们回来吃饭。在三尺讲台之外,我们也有着烟火气息的生活。

  我们一起为家长的称赞而高兴,为新闻投稿成功而欢呼,为某一个孩子的调皮捣蛋集体吐槽。第一课上,我们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宣告夏令营的开始,最后一课上,我们临别赠言,为孩子们送上自己的祝福。

  8月3日,我们离开了云际村。刚来的时候,我们疑惑,迷茫,这14天的盛夏时光我们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些什么呢?我们再一次拖着行李箱走过上课的地方,满足,不舍,我们播种爱,也收获爱。我们的朋友圈也出现了这样的文字:

  “告别”

  “断阙,经岁,再赋”

  “记一次难忘的经历”

  “曲终人散,未来再见”

  “无论今天如何,我们都坚信明天会更好”

  “明年,希望能够再次相遇!我永远是你们的靓仔老师”

  “这个夏天,有一群大学生把这个村子好好‘折腾’了一下”

  “山谷依然清幽,歌声依然嘹亮。以后的日子,我们依然可以相约而行”

  谢谢你们,超级可爱的云际村小朋友,超级优秀的支教队大朋友。请你们一定一定要记得2022年的夏天,如果有下次,我一定还是义无反顾地跟随。支教虽短,人生很长。暑期夏令营的课程已经结束,而人生的课程还在继续,希望我们都能上好“人生”这门课程:我们首先应该善良,其次要诚实,最后是以后永远不要相互遗忘。(通讯员 杨雨豪)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