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在艺术乡村中收获硕果

  今年暑假我接收到了调研团的邀请,作为一个长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白族“土著”,我深深地被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文化建设与艺术传播”深深吸引,于是欣然加入中国海洋大学“苍洱大地上的乡村艺术”实践调研团,于2022年7月中旬,与团队成员们开启了双廊古镇的古今变迁以及蕴含于其中的乡村艺术的探索之旅。

  大理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众多的民间传统艺术,例如传统刺绣、蜡染、甲马、扎染……但经过多年的固守,民间艺术的发展出现了瓶颈,面临着“酒香但巷深”和缺乏创新的两大主要困境;同时这些民间艺术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存在着,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其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这也无疑增加了它的传承难度。

  近年来,大理州通过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出了多个“乡村艺术创作中心”,在这一批“中心”中,最为典型的是位于大理市双廊镇伙山村的白族农民画社。于是我们团队以此为辐射点,开展了实践。

  初见·鸡窝咖啡馆

  鸡窝咖啡馆作为农民画展览的根据地,是第一站的当仁不让之选。

  在经历了颠簸崎岖的“伙山十八弯”后,我和小伙伴们顺利抵达第一个地点。犹记得那天云朵缠绵,海天交映,我们在一片晴朗之中完成了和这座画社和咖啡馆的人——沈见华老师的交流,同时有幸观摩学习了画社成员的绘画过程,并且采访到了画社核心成员之一——九十一岁高寿的王奶奶。我们在参观和拍摄鸡窝咖啡馆的过程中,也汲取了不少关于农民画的相关技艺和意义。在沈老师和画社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刺绣、蜡染等传统艺术被转化成了融合现代艺术却仍然独具乡村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油画,这个丰富且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促进了乡村社群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更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发和机遇。

图为白族农民画社画报《双廊 双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琦 供图

  探索·双廊古镇

  为顺应时代浪潮的变幻,同时为后疫情时代之下的双廊寻求新道,双廊开始了“艺术小镇”的转型之路,而乡村艺术作为一个大的文化主题,和双廊的发展路线十分契合,于是我们团队将下一站定位于双廊古镇,在这个新兴的“艺术小镇”中探寻乡村艺术的更深层的内涵。

  晨光微醺,我们分散于古镇的各个街道,在洱海边和民宿老板畅聊隐于客栈中的艺术形式,和步行街接收游客对双廊的描绘和感受。丽日临空,我们和人大主席施老师开展了一段访谈交流,我透过施老师的讲述,看见了双廊的百年变迁,看见了双廊的文化坚守,亦看见了双廊的改革创新。薄暮冥冥,我们将一整天的劳动成果进行汇总,综合多个采访对象的发言以及对古镇的亲身感受,为这一站点做好总结。

  这是我时隔五年再次到来双廊,作为一个本地人,我一如既往地感受到了双廊淳朴的民风和大街小巷的白族味儿。同时我也惊叹于双廊的进步——它一改五年前的灰头土脸,在旅游改革和特色保留中找到了合适的定位,在苍洱大地上更加熠熠生辉。

  深入·伙山

  伙山是农民画社的发源地,为了进一步挖掘和体验乡村艺术的魅力,我们二次上山,于美术馆中领略建筑艺术的雄浑和壮丽,于团队和伙山村村支书的交流中明晰乡村艺术的前路。

  经过两个小时漫长的车程,我们逐渐远离喧嚣,于大江大海之上,穿过密林侧畔,便看到了八旬美术馆。作为一个半成品的美术馆,我们很难直接挖掘到和乡村艺术有关的部分,但是仍可以在建造意义中窥见一斑:建筑艺术作为重要的艺术品类,八旬美术馆的建成,本身就是伙山乡村艺术的一大突破和创新,它颠覆了人们的对乡村艺术的传统认知,并且告诉大家,乡村艺术是可以在新时代中和各式风格、各式文化进行融合的。在参观完后,我也真切感受到了纯粹的建筑之美不需要任何旁枝末节的修饰,光是站在那和它对视,便可以打动我们的心灵。

  而后我们来到伙山村村委会,对书记张军进行了采访。我们了解到伙山村正在着力建设艺术园区,先分为艺术家小镇和艺术品展区两部分。同时张军书记对作为发端的农民画社有着很高的评价,强调农民画社的创办其一可以为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带来收益,其二在办画展的过程开阔了村民的眼界,同时为老人提供精神寄托。我们还了解到政府对于伙山艺术园区的建设支持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与政策扶持为主,引进资金和技术,将项目面向资金更充裕、经营经验更加丰富的外地企业。从伙山村干部的视角,我们更进一步感受到了农民画社的发端意义和乡村艺术的美好前景。

图为实践调研团成员在伙山八旬美术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小珂 供图

  闭幕·总结

  为期四天的实践之旅,令我收获颇多。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意识到,如今的科技发展与民族传承并非是一对反义词。

  我为我们有如农民画这样璀璨而光辉的民族艺术而自豪,但同时也为它们艰难的处境而揪心,这些历经千百年流传和承继的民族文化以及乡村艺术,作为子孙后代的我们,没有理由丢掉。正如北岛所说,“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新时代来势汹汹,机器正逐渐取代手工艺,现代风格正逐渐覆盖古建筑,同时疫情浪潮之席卷,也让本就受高科技和现代化所排挤的乡村艺术处境更加艰难。故而,长于白州大地的我们,更应该肩负起让这些有衰落之势的民间艺术重焕光彩的责任,弘扬我们的民族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

  当我们在发展道路上用科技这把利剑披荆斩棘时,也别忘了以其为利器,反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乡村艺术的振兴。(通讯员 何琦)

责任编辑:蒋宇骏